吃酸辣粉时的一些想法:论“高考工厂”类学校存在的不必要性和必然性。
虽然,高考改革了,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去选择自己想读的科目,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文理分科,但很显然,高考的压力不会有质的变化。故像衡水中学等学校依然有存在的必然性,但真的存在即合理?
不可否认,“高考工厂”改变的很多人的命运,有的人实现了梦想,有的人实现阶级跨越,从每年的数据来看,从“高考工厂”里出来的学生鲜有说不满意的。然而,首当其冲的应该是这个数据本身,不是说数据错了,而是其中必然存在着统计上的幸存者偏差,由于像衡水等学校极其严格的制度,不满意的学生的其中一部分肯定是无法留在本校的;其次,人对一件事情的评价往往不是理由导向,而是情绪导向的。对学校满意度的统计往往是高考完,所有人最放松的时候,故数据存在偏差。第二点就是,“高考工厂”本质上并不会增加去顶尖高校的总数量,因为每个省都有顶尖高校批的名额,10个人就只能10个人。只是“高考工厂”让去顶尖高校的人更集中于某些高中。第三点,由于衡水等中学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将分数线拉高了,因为“高考工厂”培养了更多拼命准备高考的学生,从而导致本省的高考压力更大。以上三点都可以论证“高考工厂”存在的不必要性,即使这样,面对结论与现实相反的事实,仍然需要深入讨论其存在的必然性。
前文有述,高考压力的不变,本质上是学生基数和学位数量有限之间矛盾,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但仍无法得出“高考工厂”存在之必然,因为其根本无法解决矛盾,甚至是加强了。我觉得这里要引入一个政治上的概念,“特殊利益效应”,一个政客提出一个政策,这个政策对社会中某个群体有很高的利益,但代价都分布在整个社会中(分布太广,以至于社会中的个人难以感觉得到或者感到无所谓),从而得到特定群体的投票。比如,去年美国限制食糖的进口,从而使的当地的食糖生产者能够卖出更多的食糖,同时由于少了国外便宜的食糖的进口,食糖的售价上升了一点。“高考工厂”的存在就好比是上面的美国政府,让在本校读书的学生能够考得更高的分,同时无形中拉高了分数线。因为人都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不是自私),故“高考工厂”很容易就吸引到一个批有志青年学生(特定群体)。由于有志青年学生的必然存在,“高考工厂”也必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