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建设,我们在路上

                ――赵营一中小组建设培训纪实

11月6日晚上六点半,赵营一中全体任课教师齐聚在录播室,由李兰芝老师就“小组建设”问题进行专项培训。这次培训重点讲了三个内容:1.我校小组建设的现状。2.小组建设的意义。3.小组建设实操。

赵校长在认真听讲

过去的一年,我校在小组建设方面一直处于弱势,针对这种现状,李兰芝老师客观分析了原因。首先是相当一部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不认同,其次是班主任嫌麻烦,第三是抱怨学生差,难以操作。最重要的一点,很多老师认为叫号加分学生讲题耽误时间,还会减小课堂容量,降低课堂效率。

接地气的学习,老师们喜欢

对此,李老师强调一点,并鼓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态度:菜在你的篮子里,就是你的菜,抱怨不解决任何问题,别为失败找借口,多为成功找方法。

老师们认真听,单书记用心记

不接受,不认同,是因为对小组建设的实质和意义理解不到位。李老师告诉大家,我校小组建设的初衷和核心价值在于成长学生解放教师,提高成绩只是副产品。之所以去年的小组建设中途夭折,很多班级的小组,只是形式,或者说是假的。

充分认识小组建设的意义,老师们才能认同,才能接受。认同和接受的同时,就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和课堂观。

小组建设的实操,更受老师们的欢迎。从均衡分组,到小组长的选拔和培训,再到组员分工,一定要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小组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评价,班主任要结合班情制定一套长效的评价机制。为了方便班主任评价,专门制定表格,让每组的计分员方便计分和统计。

陈霞老师在解说表格使用方法

为了鼓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积极使用小组,更为了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校出台一系列奖励措施,比如周冠军,每周升国旗仪式上表彰拍照。老师和学生的努力,让大家见证。

简短的培训结束后,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针对小组建设过程中的困惑和一些实际问题,大家各抒己见。本来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居然内部就消化了。

目前,七八年级各班的小组已经分好,学校课改小组接下来会深入课堂,查看老师上课时的小组使用情况。一边行进,一边不断收集问题,定期召开班主任论坛,在不断解决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会一起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