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这就是软件工程师》

上周结束,《这就是软件工程师》二刷结束,这也是我上过大学以后真正意义上读过的一本书了,之前也有读过其他书,但都未读完。

我第二次再读这本书的时候,跟第一次读感受还是很不同的,无论是对一些话的感受还是真正能够理解的内容都是第一次读所没有的感受。下面我来说一下,这次的感受:

《这就是软件工程师》一书一全景视角揭开了软件工程师这一职业的面纱,展示行业的发展,工程师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职业精神。

一、职业本质:

本书中说,软件工程师的底层驱动力是成就感,不仅仅是简单的利益驱动,看到自己的成果得到很多使用,让生活变的更加便捷,或者是解决了某个困扰行业难题,这种精神才软件工程师的价值核心。

二、成长之路:

本书中将软件工程师的成长分为“新手--进阶--高手--大神”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对能力的不同要求,成长之路是不断自我提升,才能达到大神(开创新领域的方法论)阶段。

本书中我印象比较深的几个思想:

1.基础夯实:书中是这样说的面对技术的日新月异,但其本质差异不大,书中也反复说打牢基础的重要性,用这些不变的底层知识,才是应对万变的技术浪潮的根本。

2.思维改变:要通过表面的业务需求探索其本质,书中提到的X-Y问题“获得字符串的后三位,是为了获取文件扩展名”,但其实有些文件扩展名不是3位,这就导致有些文件扩展名是无法获取到的 ,这就告诉我们从问题看本质的重要性,这也是一个优秀软件工程师说必须掌握的思想。

3.突破瓶颈

文中提到软件工程师的35岁危机,这其实并非是年龄危机,其实是能力危机,之所以会有35年龄危机,说到底还是能力不足。当你能力达到,进入更高的阶段,自然就没有35岁危机了。

三、行业感悟

在这个章节中我学习到,软件工程师并非是孤军奋战的,而是与团队之后的,书中强调,不同部门的协调合作,以及业务需求以及技术人员的沟通,都是及其重要的,可能涉及到产品的效果以及后续发展。


二刷《这就是软件工程师》还有一个感受就是,这次会更加享受,有想要往下读下去的好奇。也会有对之前认知错误的幡然醒悟的窃喜。总之这次收获不仅是对书中内容的感悟。还有就是对读书这件事认知有所改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