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了,中国人在欧洲还在遭遇冷眼和种族歧视吗?

1

种族歧视,有吗?

可以非常肯定地说,来欧洲旅行,几乎没有;

来工作、学习和生活,有,而且还经常能遇到呢。

“中国”,或者说“亚洲”,这样的词汇在多数没有去过中国的欧洲人眼里,还依旧是贫困和落后的代名词

如今这种情况正在一点点改变着,但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快

无力反驳,毕竟过去几百年事实如此。

而且,不仅西方人这么认为,很多时候连中国人自己也还是这么认为呢。



2

西方人的文化自信于工业时代逐渐形成,时代承继延续,已逐渐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

比如,意大利人会觉得,外国人不会意大利语凭什么来意大利工作;

中国人会觉得,见了老外就要说英语,一旦老外会说句“你好”,那他的汉语简直厉害得不行。

反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80、90一代开始才逐渐形成,但仍然摇摇晃晃、不堪一击

比如,曾听过朋友讲的一个段子,在上海机场,若非必须要提供护照的场合,但凡要寻求工作人员的帮助时,一定不要讲中文,否则会死于对方的白眼。直接跟他们讲英文就好,迎面而来的绝对是一口钻石般的微笑,要多有礼貌(ke xiao)就有多礼貌(ke xiao)。

再比如,欧美品牌营销做得非常好,以意大利为例,“我这件大衣是在北京买的”和“我这件大衣是从意大利带回来的”,感觉这两件大衣明显不在一个LEVEL。但意大利带回来的大衣也不一定都是Prada或者Maxmara,也大有可能是H&M的。



3

某些国人身上还有些很难以更改的劣根性,比如很容易根据外在条件把东西分作三六九等,对待文化不能够一视同仁

这里列举一些国家的名称:法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英国、巴西、印度、马来西亚、柬埔寨。

读到这些国名的第一时间,很可能在你心里已经把它们分了类。

当然也许不仅仅是中国人才会这样,每个民族都会以狭隘的刻板印象做出一些判断,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分了类的后果是什么,就是当你碰见一个柬埔寨人和一个法国人,你的态度会完全不一样,一旦初始态度不一样,后续的一切都有了区别,最后会形成一个可怕的“蝴蝶效应”。

可以尝试问一下自己这些问题,法国文化好吗?好在哪里?法国人浪漫吗?富有吗?这个法国人一定具有高素质吗?

柬埔寨这个国度穷困,但这个柬埔寨人一定贫穷落后、未受过教育吗?

以上问题的答案均没有定论,文化与文化,民族与民族之间,本不应该有可比性。

就像我们不能回答北京文化和云南文化哪个更好一样,我们也无法回答非洲文化和美国文化哪种更胜一筹。

某一日我和朋友在波兰克拉科夫的街头商量吃什么,假设有这样几种选择,法餐、意大利餐、中餐、波兰餐,假设是你,你会选择什么呢?

正当此时,路的右手边路过一家印度餐馆

我说,走,吃印度餐吧。

朋友说,印度餐啊,不想吃……

我说,你不会也种族歧视吧。

朋友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种族歧视,鼓起勇气走入那家她印象中应该脏兮兮、黑乎乎的餐馆。

但事实证明那家印度餐馆真的棒极了,从环境到菜品都是一流

品尝了印度乳酪,把醇郁的咖喱汁淋在羊肉手抓饭上,咖喱的浓香、羊肉丝的纹理和米饭的颗粒融合在一起,入口咀嚼,香味顷刻融在了唇齿之间,回味无穷。桌上点了烛光,铁色的烛台与复古瓷餐具形影相错,香蕉奶昔和印度椒盐口味的菠萝汁滋味独特。那顿午餐,无论何时想起,都会是非常让人难以忘怀的美妙享受。



4

中国人有时在自欺欺人

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高铁,时速300+km/h,甚至被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

但据我所知,欧洲高铁1950年代就已经达到了这个时速,以至于我们在和外国人慷慨激昂地介绍我们的新四大发明时,对方往往无动于衷。并不是我们的技术不牛,而是我们弄错了重点。

我们的重点应该是,我国铁路时速从80km/h到300km/h的发展过程,只花费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而西方用了100多年。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发展的确是迅速的、有质量的,绝对值得我们骄傲。



在大多数城市,年轻人因为工作忙、生活节奏太快而处处讲求方便至上,让外卖、快递行业可以在短短几年之内大行其道,成为了每一个都市年轻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

但是,环保吗?

相信大家都有亲身体验,每一次点外卖时,店家都会打包不止一套一次性餐具,外卖包装层层包裹,袋子套盒子,盒子再套袋子,以防汤汁洒掉漏出。

网购的快递包装更是严密结实,纸箱、塑料袋、各式各样的填充物。

一次性餐具和包装用后即扔,几乎不存在反复利用的情况。

不知道由此产生的大批垃圾的分解和再循环,需要耗费多大的社会力量。



另外,以北京为例,中国大多数城市不存在垃圾分类系统,或是曾经推广过,现已形同虚设

而欧洲的垃圾分类观念已延续百年,深入人心,是每位公民习惯成自然的生活方式

环保观念也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快递和网购行业也很早就出现,但,一是因为不符合环保观,二是因为生活节奏慢,没有必要网购和点外卖,所以一直没有发展成主流的生活方式。

相信许多人跟我一样,十分好奇中国的垃圾处理终端是怎么操作的,很多可以回收利用的东西真的会被回收再利用吗?

如果是的,那么他们是怎么在没有垃圾分类的情况下挑出那些可回收的资源的呢?


5

总体来说,中华民族是非常勤劳睿智的民族了,同时也是规则意识很强的理性民族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素质已经非常高,但因为人口太多、良莠不齐,还是有唯利是图者、随地吐痰者、损人利己者、口出恶言者、盲目炫富者……这些个“”们,的确不是那么可爱,是吧?

欧洲的种族歧视里面,的确包括了极少数极端的种族主义者,这是他们的问题。

但还有一部分,却是因为我们自身的那一点“不可爱”。

这些“不可爱”,也的确是对往日贫困落后生活里不美好的那部分人性的继承吧。

但愿随着生活宽裕,我们的素质和精神也能够同时变得丰盈起来,让不可爱的行为通通远离,让针对中国人的歧视和挑衅不攻自破。



6

同时,我们每个人应当从自身做起

毕竟,无限制地贪图舒服和方便,便同懒惰和贪婪无异

少一点癫狂和自嗨,选择极简的可持续生活方式

1. 购物自带环保袋;

2. 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 尽量自带水杯,使用可重复利用的饭盒;

4. 减少一次性制品包括吸管的使用;

5. 尽量无纸化办公;

6. 用玻璃器皿储存食物;

7. 随手关灯关电脑,夏天尽量把空调温度调高一点;

8.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种一些绿色植物;

9. 尽可能选择棉、麻等自然质地的衣物。

欢迎添加,愿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姓名:赵丽萍 公司: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 组别:第264期努力二组 【日精进打卡第48天】 【知~学习】 《六项精...
    zhaoliping阅读 133评论 0 0
  • 我是对方正在输入...,一名网络系统工程师,在浙江宁波工作。 我怎么知道Linux的:第一次是大学时一位同学扔给我...
    对方正在输入_2313阅读 262评论 0 0
  • 有些事在太阳升起时念起,又在日落西山时放弃。不是踯躅不前,不是犹豫不决,是有些事只适合念念而已。就如脑中酝酿好要写...
    冰晶铃儿阅读 697评论 0 0
  • 出句: 淡淡秋霜欺瘦菊—— 对句: 潇潇春雨润新苗—— 凄凄夜雨恼迁人—— 哀哀朔雁唱悲歌—— 滔滔江水跃肥鱼——...
    上官馨儿阅读 49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