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章中斜体代表引用(搜来的文字、别人的文字或自己之前的文字)
从天宁寺出来就来了与它一墙之隔的天宁1号,这是出发前就计划好的,跑出来一趟不能只去一个地儿是吧,何况天宁寺也不大,慢慢溜达有个一小时也结束了。俩地儿虽然只是一墙之隔,但是天宁寺门朝南开,天宁1号门朝北开,还是要开车绕过去的。这边车就好停了,园区里有的是停车位。
天宁1号园区介绍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北京出现严重缺电局面,市内分散的小锅炉供热导致飞灰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卫生,北京第二热电厂(“二热”)应运而生。二热筹建于1972年,1977年11月5日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1980年全部建成,是中心城区的唯一热电厂,承担着长安街沿线重要单位及500万居民的供热任务,减少了近800台小锅炉、近300个小烟囱的使用。厂区内高达180米的大烟囱也成为了当时北京城市工业文明的标志性建筑。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第二热电厂逐渐不再适应城市供热和环境保护的要求。2009年8月5日,热电厂燃油发电机组正式关停,厂区内部分厂房开始闲置。2014年,启动了老厂改造工作,2015年,“天宁1号”文化科技创新园宣告成立,对原有闲置厂房进行功能性改造,2016年10月28日,园区一期工程竣工开园,承办了第十一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西城分会。
一期改造位于园区东侧和东北侧,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二期项目将对占地面积10900平方米的主厂房及西侧附属建筑物进行改造,二期改造完成后整个园区建筑面积将达到10万平米。
(网络图片)二热原来的厂区图
“讲政治,服务首都,奉献社会;求生存,拓展市场,惠及职工”——二热的22字厂训,这个楼正对园区入口,我车就停在了这个楼前。
《红心向党》、
《畅》。用以前的设备零部件建成的小景,在园区随处可见。
跟党一起创业
园区北侧的办公楼,我停好车直接去里面上了个卫生间,虽然离开天宁寺的时候刚上过,但架不住天儿冷外加早上喝了咖啡,利尿效果明显啊。
红黄绿三个小揪揪,只是刷了颜色就能眼前一亮。
一个大~陀螺
天宁书院在园区里有两家,北边的这家是新开的,粤菜馆。
与天宁寺一墙之隔的那个“一墙”,被爬山虎包了个严严实实,上半部垂直的那部分是天宁寺的红墙,下半部斜坡的那里是加出来一条儿虎皮墙,为什么是这样的不大懂。
一边走一边看看楼间的小景
红砖的楼红砖的路
转过来看到可爱的椅子
又回到这条路上,离塔越来越近了。
一处小小的水景,有大人带着孩子在玩儿,佩服那个短袖儿的,真抗冻。天宁书院的另一家店就在照片左边那块儿,只不过门不在这边,而是在北面。
这个位置看到的是天宁寺塔和塔北侧比丘尼们的住所。
大草坪(北向南拍),照片右侧黑色那里是个展览空间,但是我去的时候没有开放。
展览空间在一个龙门吊下面,一会儿能看到。
这张照片看到的是天宁寺塔的西北侧和正西侧塔身
沿墙摆着一溜儿零部件,有的有介绍,但是看了也不懂。
位于园区东南角的这件叫“花间驻”的咖啡馆占尽位置优势,室外最靠边的位子可以完美的映出天宁寺塔,当然你也可以把塔映进杯子里。但是因为冷我实在不想坐下来,我一心想逛完这个文创园去吃点儿暖和的。
大草坪(南向北拍),壹空间是个小剧场。
园区最南边这片儿是新华社媒体创新孵化器和创意工场
来到西侧的路上了,大烟筒就在前方,这条路的西侧是原来的主厂房区,属于待开发的二期工程。
工业遗存在地创作《母体》
德国钢琴品牌SCHIMMEL。旋转楼梯有两个,南北各一,通往二层观景台“观宁阁”。一层是珠江钢琴北京艺术之家,有两个展厅和一个音乐厅。
爬上来了
确实是观塔的好地方
来到龙门吊的西侧了,据说这是首都核心区内唯一“龙门吊” 。
前面拍过的小水景
现代的龙门吊和古代的塔
一架破钢琴
从观宁阁上下来继续往北走,大烟筒南侧的厂房。
站在大烟囱跟前,是真粗啊!
大烟筒北侧厂房。这一路的展板我一开始还真没注意是啥内容。
《时光》:由潜污泵改装为钟表,组成世界时钟。溜走的是时间,留下的是辉煌。
大罐罐,好长。
走到展板的尽头才发现这是一个针对“北京98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的介绍。知道北京弄了很多文创园,但是没想到有这么多,可以溜达的地方又多了。
园区里楼间的草坪很多都被“分割”成了三角形,增加了变化和灵动。
《腾笼换鸟》:气压罐用于电厂闭式水循环系统,平衡水量及压力。先立后破是一种勇气,需要毅然决然;创新发展是必由之路,需要自我革命。对过去说“再见”,是一个否定自我、挑战自我、重塑自我的过程,既是痛苦的抉择,也有升华的喜悦。
离大烟筒越来越远啦
原来的操作控制台
车床
走回停车的那条路上了,回了!
坐进车里搜了下周围有没有什么简单可吃的热乎东西,有就吃了再回家,没有就干脆回家叫外卖,反正开回去也不远。然后就发现了贾三灌汤包子,这么多年来我还没吃过,就是它吧。
停好车即将拐上白云观街时拍的天宁寺塔,我在塔北边。
2021-10-5 西安贾三包子
门脸儿
店家的各种荣誉。我一直以为贾三包子在北京应该有几家店的,没想到就这一家。
我来的时候已经不是饭点儿了,所以店里人不多,但仍然有陆陆续续进来的人。
醋碟(不知道为啥拍的糊成这样),点包子服务员会给上。
牛肉灌汤包,笼屉挺讲究,馅儿里确实挺多汤,味道可以。
鲜羊肉粉丝汤,料挺足,喝完终于暖和了。
出门儿抬头看见喵
我拍TA,TA就这么盯着我看,可可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