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姑娘出生前,我满怀信心自己会是一位辣妈,小姑娘出生后,老公承担了晚上的洗澡换尿布,我只负责喂奶陪睡。前一年,小姑娘真的是天使宝宝,爱笑不闹,乖乖睡觉。后来走路了,说话了,断奶了,慢慢的,吃饭靠吼,出门靠抱,不愿意和陌生小朋友玩,粘人,成了我家姑娘的常态,我很焦虑,很头疼。我曾经在家写了慢慢两大页的育儿约法三章给我婆婆和老公,却被他们嗤之以鼻,我深深的觉得,我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
我们想开车要考驾驶证,当老师要考教师资格证,当律师要考律师证~但是为人父母真的是一份不需要任何资质直接上岗的工作,却没有一个标准告诉如何成为一个好的父母。
去年10月份,我朋友给我做了心理辅导,她告诉我,孩子出生就是一张白纸,他们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在做好父母的这条道路上,势必会有很多磕磕碰碰,这就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
很多时候,我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多缺点是我接受不了的时候,我会认为是孩子的问题或是家里老人的问题,在那之后,我开始反思我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改变自己。因为你看到孩子身上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你自己的问题,我开始了我的修炼之路。
在以前每次吃饭,我都会各种威逼利诱吼,每次吃饭都很心累,最后还是只吃一点点。后来我发现,我对孩子吃饭的焦虑情绪,导致了她对吃饭恐惧。我慢慢调整自己,研究营养餐,做好吃漂亮的食物,让孩子参与一部分,她会很开心也很期待她的作品,吃饭的时候,大人很享受美食,她也开始主动的选择自己想要的食物。
小姑娘很容易发脾气或者突然崩溃的哭,又或者人来疯,后来反思自己,自己在那段时间压力大,情绪很不稳定,突然就会不高兴或者发脾气,有一天我发现她发脾气的语气表情和我一模一样,我真的被吓住了。
后来每次想发脾气的时候,我都会控制自己让自己冷静,放松,我的情绪逐渐稳定后,并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她渐渐的也温和了,情绪也越来越稳定。我们会发现,安静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是特别安静的。所以我们想要孩子情绪稳定,首先我们自己要成为情绪稳定的父母。
我喜欢运动,我发现在小姑娘感受到我喜欢运动后,这个习惯也影响到她,她开始愿意和我一起跑步,一起做一些keep的动作,舞蹈班的作业会主动完成,还爱上了体操。现在她是班上跑步最快的一个。有一次跳舞,很辛苦,她告诉老师,做事情要坚持。
季羡林说过:
如果您希望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那就和他一起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一起严格遵守;
如果您希望孩子孝顺长辈,那就要多抽出时间陪伴和照顾老人,用真诚和耐心让孩子耳濡目染;
如果您希望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那就在自己的桌上放一本摊开的书,静心阅读;
如果您希望孩子有一颗善良之心,那就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爱护动物,珍惜一草一木;
如果您希望孩子不要撒谎,那就信守承诺,言出必行。
希望孩子成什么样,自己就要变成什么样,不断的自我修炼,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