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下午发现了自己习惯指责抱怨的模式。
前天下午下班的时间相约和妹妹去逛一家小店想买条裤子。我先到,试了一条,照了照店家的镜子,哇,怎么人这么瘦这么高!变形太明显了。
然后直通通上来就是大实话——你这镜子照人也太不真实了,影响我判断。
又试一条,还是这个效果,又唠叨一次,又跑到玻璃门那儿去照。
店家不高兴了,辨解她的镜子最真实了,你们之所以觉得不准是因为在家照镜子都是穿着拖鞋没有鞋跟云云。。
这时妹妹来了,她照了照镜子,然后说“哦,你这个镜子照人——”停顿了一下“好看”。
我感觉到店家本来紧张的样子放松了。
晚上回到家我反复想同一件事上的因应我和妹妹为何如此不同?
一开始我归结于我职场经验不如她足不如她会说话。
后来我忽然意识到,这其实是我习惯性指责的一次流露而已。我期待店家给我一面真实的镜子,好帮助我判断我能不能买这条裤子。但她没有,镜子很失真,我潜意识恐慌了,认为这会影响我决策,于是生气了,生气就变成了指责。但这个心理过程发生的很快,我还没意识到指责就脱口而出了。
再联想到平时才意识到我其实是个很会指责的人,怪不得跟外人相处起来有时候总觉得疙疙瘩瘩!这就是课程上讲的内在小孩的期待和任性!意识到了这一点让我有又得了“道”的喜悦!
再回看这件事,妹妹的反应是委婉地说,然而对方仍能体会出她的不赞同,但是妹妹心里一定没我那么多期待落空后的愤怒才能这样的反应。我呢,其实可以更灵活一点儿,我是有其它选择的,比如在玻璃门那儿照,比如请妹妹参谋,比如直接换个店。。。
是什么堵住了我的思维在那当下的一刻变得狭窄因此那么容易愤怒?是因为当下那一刻我认为我没有其它选择!
这真是一次很好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