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杨做奇家做客

7月24日下午,离莽山聚会还有两个礼拜的时间。

截止到这个时候报名的同学只有二十位。好几天我翻看周珍月在群里发出来的统计表,人数一直没有变化。

已经付账的酒店押金是按照40人算的。还没见过面的导游也有言在先:八月是旅游旺季,定好的房间不能退。

本来就捉襟见肘的预算,如果再破费几千元多定房间,无异于瘸子气喘还爬陡坡;严重超支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一部分同学恐怕真要“拱热窝逃票”才能平衡开支了。彼时,我和高小亮以及组委会是多么急切盼望更多同学交费报名,至少能把定好的房间住满也好。

这个时候老班长王清元打来电话告诉我们说,他在石山头公交车站偶遇杨做奇。老班长模仿杨做奇的口吻说:

“这么重要的聚会,我一定要去参加!”

并当面留下了联系电话。

我和高小亮喜出望外,觉得杨作奇真是位通情达理的好同学。

我立刻就电话联系并添加了杨做奇微信。为了营造气氛,激发他参与积极性,我特意发去了30年前的毕业集体照给他看。

杨作奇带着激动语气发来微信语音说,集体照片里他找不到自己,里面很多同学他不认识了。又指指点点问这个那个是谁。稀里哗啦和他聊了好几屏,他却只字不提聚会的事情。最后他发来一段没有主语和标点的文字:

在土里摘黄桃 来吃

我和小亮用了几支烟的功夫研读这句话,意思应该是:

我在土里摘黄桃,你们过来吃

我问高小亮:“你们前天不是在四清湖摘过黄桃,好吃吗?”

“比鹰嘴桃好吃,”小亮笑嘻嘻地说。

“那我们走吧,马上!”

下午五点半,我和高小亮驱车来到石山头村一家小卖部门前。小车仪表盘显示车外温度39度。摁下车窗,外面的热浪像火焰一样扑面而来。小卖部里一伙人在打麻将,人声鼎沸。十米开外,杨作奇正抱着空饮水桶,顶着西晒的烈日往小卖部走去。

尽管这么多年没见过他,我还是从他那方脸,乱发,瘦小的身影,以及最朴素的穿着一眼就认出了他。

高小亮按了两响喇叭。

杨作奇偏头看了看我们的车,没认出我们,继续往小卖部走。小亮又按了两响,这才引起他的注意。我和小亮开门下车。

“是你们呀,”杨作奇说。他用一只手弯出钩子刮掉额头上的汗珠子,咧开大嘴憨厚地笑了笑。“开个这么高级的车,我以为你们会骑摩托车来……”

他用询问的目光看了看高小亮。

还有 70% 的精彩内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