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脆弱,拧巴悲观的性格,大概就像生长在潮湿角落里的青苔,滑腻丑陋而拒人千里。怎么看都像怕见天日的小怪兽,畏畏缩缩地游离在人群边缘,天天担心被哪个行侠仗义的超人三拳两脚打爆。
曾经一度这样想。
于是我很不喜自己的性子,偶尔甚至会有些厌恶。很羡慕那些优势性格,自信勇敢,大方阳光,像代表正义的奥特曼。
这种令人心烦的纠结和隐隐卑微似乎与成就和年龄无关,它始终如影随形,没办法排解。二十几岁,依然拙于交际,疲于寒暄,被酒场饭局逼疯,想要躲进小楼成一统。
但那又怎样?
温和讲话有什么不好?
小心谨慎有什么不好?
书生意气有什么不好?
好像小心谨慎和书生意气有些矛盾,那么,自相矛盾有什么不好?
愈发喜欢《世说新语》里的这句:“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八千多个日夜,一路走来。其实谁都不必羡慕谁的光芒,支撑你走下来的那些光点已足够灼目。
性子弱的你,善解人意而悲天悯人,嫉恶如仇而爱护弱小;你会赞叹有清泉汩汩的秋水长眸;会欣喜梨花初绽草莺低飞;你过着自己的小小生活:写写平淡无奇的文章、哼唱浅浅淡淡的民谣、看些综艺和电影,坐在公交上看看路过的大桥。
你那奔腾不息的大河或许确实不错,但我更悦纳并欢喜我这缠绵婉转的小溪。
好好吃饭,悦纳自己,性子弱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