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努力吃苦,苦一阵子,贪图安逸,苦一辈子!
努力的人生是苦半辈子,不努力的人生是苦一辈子。
前几日,一个朋友跟我说他那个00后的堂弟去工厂当了保安。
我不禁唏嘘,问他:“在这个美好的年纪不是应该在大学里接受教育吗?为什么一个不满20岁的年轻人甘于平淡呢?”
他解释道:“没办法,他不爱读书,初中还没有读完就弃学了,家人也忙于工作没有管他,任由其懒散下去。”
他的堂弟已经待在家里几年了,整天吃饱就睡,睡醒就看电视玩游戏。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上学,他只会笑着说,“学习太苦了,我不是学习的料。”
所以,他和同龄人的差距也越拉越大,在别人吃苦学习的时候,他却无所事事。
别人都能够考上大学,接受知识的洗礼的时候,他却当了一名大门保安。
因为除此之外,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些什么!
如果他继续这样下去,这辈子也就完了,吃不了学习的苦,那么就要吃生活的苦。
佛说众生皆苦。俗话也说,生活有五味,酸甜苦辣咸。
所以,苦是人生的必经过程,每个人都需要经历这个过程。
人生就是一个“享受”痛苦和磨难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值得体会和拥有的。
先苦后甜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人生总要吃点苦,才知道甜是什么滋味,有了苦才懂得珍惜。
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加累。
你现在吃的苦,其实就是以后享的福。
所以作为家长不能担心孩子太辛苦,更不要害怕他吃苦,因为吃苦是孩子的必经之路。
孩子教育中有一个东西是万万不可缺少的,那便是吃苦教育。
努力的苦是短暂的,现在不少孩子都吃不了苦,一遇到一点挫折就要放弃。
这样的孩子将来长大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也不会有很大的出息。
上学时努力学习,确实很苦。毕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
你会为了考试而烦恼,你会因为成绩不好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责备。
有些孩子才读完初中,甚至是小学就坚持不下去了。
因为他们认为努力学习太苦了,压力大得难以承受。
但是,今天不努力苦学,老来后悔的便是自己。
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是学习知识和打磨技能的时候。
如果在这段最能吃苦的日子选择了安逸,那么将来就要吃社会的苦。
平时不努力,就会与平时注意积累的人差距越拉越大。
最开始可能还感觉不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会越来越明显。
差距一旦发生质变,就会呈指数增加,一旦发生再想弥补就非常困难。
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会一味地悔悟昨天,而是抓紧今天,创造明天。
请告诫孩子,千万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辜负了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
人的本性都是懒惰的,会一直追求安逸,逃避痛苦。
我们总羡慕别人的成绩、地位,进而抱怨世界不公。
但一个贪图安逸,没有认真努力过的人,有什么资格抱怨呢?
读书时偷的懒,要有一辈子来还,贪图安逸一定会苦一辈子。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快乐与痛苦并存的一场旅行,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轻松。
不管我们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你都会面临着很多苦难和选择。
经历的越多,就越容易发现世界上的真理:你越是害怕吃苦,你的日子就越容易吃苦。
现在很多人小时候不好好努力,等到步入社会了,没有好的文凭就找不到好工作时,就会悔恨不已。
那时候要再对自己一句,“早知道就好好读书了!”,但那已经晚了。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会跟你一起竞争,不是成功就是失败。
如果总是失败,那是因为你的知识、能力、技能和经验还没有得到更多的锤炼,你还不够努力。
我们需要更努力的去学习,去提升自己,增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请告诉你的孩子,这个社会竞争激烈到他们无法想象。
我们不要只看得到别人表面的光鲜,看不见光鲜的人有多努力才能够坐到现在的位置。
他们也许是付出了无数个加班的日夜,也许是飞奔在各个城市之间的疲累。
叔本华说:“人生就是痛苦,我们可以把痛苦转换成幸福”。
努力就是转化的过程,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感到更加辛苦。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要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自我。
那些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你凭什么不努力?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不管放在什么时候都是绝对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