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把这个成语拆开来看,”循序“应该说的是顺着次序,“渐”大约指的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地,“进”则解释为向前或向上移动,合起来的意思就是顺着次序,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向前或向上移动。
其实,也是指学习工作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简到繁,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每天进步一点点,一步一步的提升自己。
孔夫子向师襄子学弹琴,师襄子教了一首乐曲,孔子便认真练习。十天过去,师襄子说:“你学得差不多了,另学一曲吧!”孔子说: “我只学会了乐曲,但弹奏的技巧还没有掌握。”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弹奏技巧啦,可以另学乐曲了。”孔子却说:“这首乐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还没有体会出来!”
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说:“这首乐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你已经弹奏出来了,该学新的乐曲了。”孔子又说;“我还没有弄清这首乐曲表现的是怎样一个人呢?”
师襄子在孔子旁边坐下,仔细地听了一会高兴地说:“我从你弹奏的琴声中,仿佛看见一个人严肃地思考,他胸怀宽大,安然地遥望着北方。”孔子兴奋地说:“我想除了文王,别无他人。”师襄子惊喜道:“我的老师讲过,这首乐曲叫做《文王操》。”
这则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孔子勤于思考、肯于动脑的学习态度和严谨求精的治学精神。文中一问一答,层层递进,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我们不得不叹:孔子真不愧为一代圣人!现今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正是从“开发潜能”切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孔子学琴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典型的正面素材。我们的学生若能像孔子那样,对待学业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怎会不熟能生巧、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呢?
人们常常热衷于改变,热衷于给自己设定目标,无论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还是开始一个新的生活、工作计划,他们刚开始的时候总是雄心勃勃。问题是大部分人在改变开始的一周以后就开始热情减退,无法坚持下去,从而导致无法完成目标。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
做任何事情,无论是目标的实现,任何习惯的养成,还是你生活中的任何改变,都必须得遵循这个原则。
如何应用“循序渐进”的原则?
要掌握一个技能,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经常练习,经常应用,也就是在任何事情上,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改变自己。
要达成一个目标,不要想一下子就达成,先将目标分解,分解成一个个非常容易就能达成的目标;
要想养成跑步的习惯,先从每天跑十分钟开始,再逐渐增加。
要想成为一个作家,先从每天写一篇文章开始。
古人云:“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向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这是很有道理的,就是说,学习、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时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学习正如上台阶和吃板一样,一步跨十个台阶和一口吃成胖子都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有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程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事是由小事累积而成的,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即时利益,不会考虑长远利益的,所以我们要循序渐进,从小事做起,不要期望一蹴而就,耐心是现代人最欠缺的品质。
春的到来是一朵朵鲜花按着顺序,发芽,含苞,待放,一种一种的慢慢的开放,渐渐地成为一池鲜花,然后一亩两亩,最后漫山遍野的鲜花在向你招手,告诉你,春天来了。
一个生命的出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母亲的十月怀胎是循序渐进的,我们从呱呱坠地到孩童到成人到衰老都是循序渐进的。
自然的魅力,自然的神奇,都是循序渐进的结果。
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我们要一点一点,慢慢的朝着目标,朝着梦想,前进,这样,我们才能像世间万物美好的规律一样,开出花朵,结出果实。
世间所有的美好都是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