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学·版本
第一节 参考书
一.记版本的简目
(一)收善本较多的两家:古籍编成有数名、卷数、撰人并注出版本的简目。
1.《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这是将建国后入藏善本书编成的简目,国内现存的宋元本和著名的抄校本绝大部分收在其中,1959年中华书局印本。1987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又出版《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收书增多。
2.《上海图书馆善本书目》,所收宋元本自然远不如《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但明以后的善本在全国仍占重要地位,1959年印本。
二.讲版本的题跋
(一)只举编成专集且重要的。
1.《读书敏求记》,是清初大藏书家钱曾自编的题跋集,有雍正时赵孟升刻乾隆时沈尚杰修补印本和道光时阮福刻本,而以民国十五年刻章钰《校证》本有详注者为最善。
2.《荛圃藏书题识》,是清中叶大藏书家黄丕烈的题跋,缪荃孙等编集,民国八年刻本。
3.《藏园群书题记》初集,续集,是民国时大藏书家傅增湘自编的题跋集,民国二十七年、三十二年印本,今加入三集重印。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初续三集统编的《藏园群书题记》。
三.书目题跋合一的藏书志
(一)含义:既是记版本的书目,又在每种书后从版本角度作题跋式的介绍。
1.《爱日精庐藏书志》,清中叶藏书家张金吾撰,道光七年家刻本,光绪十三年灵芬阁木活字本。
2.《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清瞿镛撰,光绪二十三年董康刻本,二十四年瞿氏家刻本。200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的点校本。
3.《皕宋楼藏书志》,清陆心源撰,光绪十八年家刻本。
4.《善本书室藏书志》,清丁丙撰,光绪三十四年家刻本。
以上是清后期四大藏书家的三家,还有一家海源阁没有编刻藏书志,仅由杨绍和编了《楹书隅录》和《续录》,抄录所藏部分宋元明本的旧题跋,光绪二十年家刻本。
5.《藏园群书经眼录》,傅增湘撰,是所见所藏善本的目录,收录至广,有许多书后抄有前人题跋或略记版刻优劣,类似上列藏书志性质,可与《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参看。1983年中华书局本。
四.综合性版本目录
(一)含义:这是希望熟悉版本目录者最需要的目录,即在每种古籍下详记传世各种版本的目录。前人已做的有下列三种,都是在《四库简明目录》上批注版本。
1.《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清邵懿辰批注,宣统三年其孙邵章增补刻本,后章子邵友诚又将章所撰《续录》补入,名《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本。
2.《部亭知见传本书目》,清莫友芝批注,宣统元年排印本,后又有多种排印本石印本,所批注不如邵氏《标注》之多。
3.1993年中华书局出版傅增湘的《藏园订补郎亭知见传本书目》,所注版本更详于《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4.《批本四库简明目录》,清朱学勤批注,所批注也不如《标注》多,但仍有《标注》所未及者,有抄本待印。2001年5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已借得管礼耕手抄此书拍摄影印,即可出版。
5.张之洞撰《书目答问》在所列四部要籍下也注有当时通行易得的版本,有光绪二年原刻本和多种重刻本、石印本。入民国后范希曾撰《书日答问补正》,增补了原书问世后的大量新本和为原书遗漏的版本,有民国二十年、二十四年国学图书馆两次印本,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印整理校点本。
6.清人著作的版本目录,则可用《贩书偶记》,孙殿起撰,有民国二十五年排印本和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本,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校补本,同社在1980年还出版本书的《续编》。
五.遗憾的是所有以上的参考书都没有一种能完全满足掌握版本目录这门学问的需要。这倒不是说这些书里或多或少有错误,有点错误总难免;而是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能把每部书的每个版本有系统地作讲说,即使是上述几种综合性版本目录也仍是随便列举,既不够完备,又缺乏系统。因此尚有待大家在学习钻研中把它逐步逐个弄清楚。
第二节 方法
一.对版本鉴别和版本史有一定的基础,并同时注意版本目录。
二.多看参考书,力求能见到原书。次之利用各种版本图录,如续古逸丛书》《古逸丛书三编》《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影印了上千种宋元旧本和抄本批校本,把参考书上说到的本子和影印本或图录、原书对看,头脑中的印象自然加深,不用死记硬背也不会遗忘。
三.目标:做到人家随便提到一部古籍,立即回答出它有哪些版本,而大体上没有遗漏。即过了关。
四.如何整理版本系统:哪个刻在先,哪个刻在后,这些本子之间有无渊源递嬗关系,从校勘角度讲哪个善,哪个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