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五年了,走南闯北,东飘西荡,还当了两年兵,几经辗转,今年三月份,我果断又来到了深圳。
简书是六月份换工作时一个好心的面试官推荐给我的,当时也没多大上心,根本不会想到简书会这样的好。因为每隔两三天我多多少少会写点东西,有天晚上自己就抱着“不妨试试看”的心态下载了“简书APP”,并一股脑儿放了三篇诗文在里面,好多天过去之后依然是“3个0”(阅读数、评论数、喜欢数都是零)。于是大失所望。所幸没有把APP一口气卸载了,7月29日晚上,闲着无事打开简书翻了翻,无意间看到两篇主题为“写给新手”的文章,然后自己开始大量点击“关注”和“喜欢”,碰到好诗文极用心地发表个评论,果然,有友友开始关注我了,那几样数字开始慢慢增长起来,心中愉悦自不消说,“人为悦己者容”,纯属本能,哈哈。
第一个关注我的,我记得非常清楚,“道医王宥先”,后来知道他属于90后大咖级古典诗派人物,也是他第一个为我点赞,很感激他。
第一个留下评论的,我也记得很清楚,“芬芳的涟漪”,是位擅长写古体诗的姐姐,评论的是七月底我重新进入简书时发表的第一篇作品,一首不重平仄的拙词《天仙子·不见秋千影》,“好词,好才情”,还有八个大拇指、一颗红心、十朵粉红色的小花,长长的一大串,手机上看着一行都不止,当时心情非常激动,心花怒放。
这两位友友对我影响很大,使我每次遇到粉丝数为零的友友、喜欢数或评论数为零的友友,不管文字怎样,不管对方在不在意,自己都会为友友留下破零的痕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嘛。
从七月底重入简书到今天为止,刚好50来天的时间,更新文章的频率从最初的两到三天到后来的一天,前后公开发表36篇文章,7748个字,获得了1150个“喜欢”,从《暴风雨》开始,自己的文章陆续被收录到一些专题里面,自己还是挺满足挺开心的,这离不开各位友友的热心支持。
简书圈很纯洁,利用网络为广大文字爱好者创造了环境创造了平台,我们得以聚在一起一边创作一边交流,一边寻觅享受自己创作的乐趣一边感知欣赏别人创造的文字风景,还让人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进取。
只要不是睡觉时间,每隔一两个钟头我都要打开简书看一看、翻一翻、点一点、评一评,就像自己抽烟一样,有烟瘾,一两个钟头不抽烟就“慌得一逼”,哈哈,找不到又斯文又合适的词语了,总之呢,中毒有点深。
前不久,遇到一个友友,他给我那首《如梦令·飞速同渡》留了条五个字的评论:题目是败笔。这五个字赫然在手机屏幕上发亮,我“懵圈”了,嘿嘿,又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了,姑且再用个网络热词表达我当时难以表达的心情,“这友友挺怪,视角很独到,”我想,“还有这么在意词的题目的。”他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去访问他了。他的主页里没有文章,动态里是一连串的评论,而且绝大多数是差评,我礼仪式地回复了他,直到现在,我仍然不知这位友友何许人也。
碰到打广告的,我是说商业盈利性广告,斗胆倡议友友们果断送出一个字:滚!如果你脾气不好或者心情不佳,可以再添三字:草泥马!嘿嘿,不好意思,当兵退伍后脾气更直爽,遇到这种情况确实想骂人,压根儿斯文不了……要坚决地告诉这些打广告的:来简书打广告,脑子被驴踢了吧,是脚底板思维动物吧?遇到发广告的,而且还连绵不绝,真是气死人也!
如果新友友看到这篇劣文,后面一个段落希望不会吓到你,这种情况在简书里面很少出现,水至清则无鱼,请客观理性看待。
啰嗦得有点多了,就此歇笔,抽根烟去……
(文中观点纯属个人想法,望友友诸君勿要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