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区,是根据茶树生物学的特性,把适合茶叶种植的地域,根据具有大致相似的地质气候的茶叶种植区域范围划分成一个茶区。我国虽幅员辽阔,但只分为了四大茶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四大茶区各有特点,我将给各位茶友逐一介绍。
西南茶区:
人文:西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包括了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五省。在这片美丽多姿的土地上聚居着苗族、瑶族、侗族、白族、藏族、彝族、哈尼族、土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正因为民族的多样性造就了西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异彩纷呈,各种文化传承可谓是源远流长,凸显出了多种独特的魅力。如皮影,蜀绣,三国文化等就可窥见一斑。
地理:云贵高原就是非常著名的茶树原产地中心。西南茶区大部分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较为适合茶树生长,四川、贵州及西藏东南部多以黄土壤为主,而云南中北部则多为赤红土壤,山地红壤或者棕壤。且其地形复杂,多以盆地和山林高原为主。正因地形复杂,所以出现有些同纬度地区因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正是这种地势高、起伏大,导致整个茶区普遍水热条件就比较好,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土质地形的多样化促使了西南茶区茶树的种类就比较多,乔木、小乔木以及灌木型的茶树都能在此进行种植。
历史: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的开篇就写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两尺,乃至数十尺,凡巴山峡川有二人合抱者,伐而掇之。”这里说的就是四川,云南等地的乔木种茶树,由此可见西南茶区茶树的古老历史。晋代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巴志》里面也有写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贡纳之。”这些文献记载的西南茶区悠久的制茶历史,证实了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
主要茶品种:红茶(滇红)、绿茶(竹叶青)、普洱茶、边销茶(藏茶)和花茶(碧潭飘雪)。西南茶区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这里是每年春茶上市时间最早的茶区,一般在2月中下旬就有少量上市。下面是主要几类茶的简单介绍:
滇红
云南红茶简称滇红,属红茶类。由汉族茶农创制于民国年间。产于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沧、保山、凤庆、西双版纳、德宏等地。以大叶种红碎茶拼配形成,定型产品有叶茶、碎茶、片茶、末茶4类11个花色。其外形各有特定规格,身骨重实,色泽调匀,冲泡后汤色红鲜明亮,金圈突出,香气鲜爽,滋味浓强,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鲜亮,加牛奶仍有较强茶味,呈棕色、粉红或姜黄鲜亮,以浓、强、鲜为其特色。制作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烘烤等工序制成成品茶。
竹叶青
峨眉竹叶青属于绿茶类。产于四川省峨眉山。峨眉山是我国重点风景旅游区之一,山门上“天下名山”四个大字是郭沫若所写。历代文人都赞美峨眉之秀丽,唐代诗人元稹有“锦江滑腻峨眉秀”,南宋诗人范成大有“三峨之秀甲天下”的诗句。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有白芽茶被列为贡品。宋代诗人陆游有诗曰:“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明代峨眉山白水寺(今万年寺)种茶万株,采制入贡。现代峨眉竹叶青是20世纪60年代创制的名茶,其茶名是陈毅元帅所取。
普洱茶
普洱茶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无毛。花瓣6-7片,倒卵形,无毛。雄蕊长8-10毫米,离生,无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可清饮,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藏茶
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六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从古到今,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中国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已是千年古茶。是采摘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高山,当年生成熟茶叶和红苔,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后发酵茶。藏茶属于最典型的黑茶,它的颜色呈深褐色,又是后发酵茶。
碧潭飘雪
碧潭飘雪是一种花茶,产于四川峨眉山。采花时间在晴日午后,挑雪白晶莹、含苞待放的花蕾,赶在开放前择花,使茶叶趁鲜抢香,再以手工精心窨制。花,色丽形美,才敢展露在茶客面前。看那叶似鹊嘴,形如秀柳,汤呈青绿,清澈得叶片可数。水面点点白雪,色彩有对比,淡雅适度,此茶不仅淳香可口,更有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