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到一个“三季人”的故事,故事的具体内容如下:
孔子的弟子子贡,遇到一个前来请教孔子的人。子贡问:“您有什么问题问我的老师呢?”
对方说:“我想问问一年有几季?”
子贡说:“四季啊。”
对方说:“不对,明明是三季!”
双方争吵起来,声音惊动了孔子。
孔子观察了一会儿,对那个人说:“你说得对,是三季。”那人大笑而去。
子贡问:“先生,一年为何是三季?”
孔子说:“你看那个人一身青衣,应该是蚂蚱所变。蚂蚱春生秋亡,哪里见过冬天?在他的脑子里根本没有冬天,所以他就是个三季人,就算你和他讨论上三天三夜,也没有用啊!”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让我感触比较深的一点就是:如果以后看到自己身边有一个不讲理的人,记得提醒自己——他是三季人,这样自己就会变得心平气和了。
虽然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发生在古时候的事情,但是在今天这个现代社会里,依然有这样的人存在。
如果一个人只看到树木,却看不到森林;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却看不到事物背后的系统,那么这个人也就是这个现代社会里的“三季人”。
一个人的认知总是有限的,为了不让自己成为一个别人眼中的三季人,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才是正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