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通往作家之路》第二课 个人随笔(上)

1.1 个人随笔

随笔散文是一种非虚构写作形式,体裁范围包括:社论、游记、肖像描写、评论和回忆录等

没有什么是你不可以写的,不限题材,不限结构。——安妮·狄勒德
随笔就像“快照”,是在模糊的景象中映衬出来的特定回忆。——斯蒂芬·金


timg (12).jpg

日记是随笔的源泉和花园,当你重读日记,停下来开始思考的时刻,便是一篇散文的种子所在。

1.2 非虚构写作入门

李·固特坎德在《非虚构写作艺术》一书中分享了四种写作类型的技巧:

  1. 润饰描写:不追求精确,要加强人物性格和场景设定的戏剧效果;
  2. 使用对白:重塑你印象中的会话场景,但不要写没有发生的;
  3. 加入内在的视角:让读者通过你的眼睛亲临实景;
  4. 在场景中锁定目标:场景是以行动为主的,是电影化的和三维的,这些画面感是建立在动人的细节上的。

保持诚实,你不可能重构人们的生活,尽可能真实的反映所见所闻。——约翰·麦克伦
随笔以自我为根基,作者是自己的第一个探索者,但它从来都不是为自我服务的,相反,它面对的是不断拓展的外部世界。——布莱特·诺特
(即上一课提到的,从此我的世界到外部的世界,从更深的自己到人类共性)

个人理解:对于随笔,不仅要对所见所闻保持诚实,也需要对所感保持诚实,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

1.3 非虚构写作技巧

罗伯特·阿特万指出个人随笔的四个要素:

  1. 笔调: 强烈个人风格,第一人称写作,虽不能呈现经历的全貌,但作家必须设定自己的视角;
  2. 形式:随笔处于小说和诗歌交界处。同时具有小说的故事形式和诗歌的语言技巧;
  3. 戏剧性:整个世界都可以作为呈现的主题,只要这个主题足够有戏剧性;
  4. 真实:随笔通常是基于某件真实发生的事情,作者会对此有充满深意的内在解读,但并不会说透,需要读者自己去辨别,领悟;

处理主观性问题的方法是将每一个个体都视为一个微观世界,同时将个人经验升华,使人物具有普遍性,当你诚实的分享某种你内在的体验时,它就会触动读者。——多丽丝·来辛

随笔的价值在于不断翻飞的思绪,随笔会带给你以前不知道的世界,带给一种思想,一段回忆,一段经由随笔作家的经历而变得更加丰盈的情绪。——凯瑟琳·诺里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年通往作家路》由美国苏珊·M·蒂贝尔安吉著,她著有《寻金》、《环绕中心》和《脚印:一部欧洲影集》三本回忆录,同...
    作家长河阅读 844评论 5 23
  • 这痛那痛 不如心痛 这伤那伤 不如人伤 与其说外来的痛 不如说心里的伤 不被认可的打击 都无法让自己伤痛 心不认同...
    神于天圣于地阅读 165评论 0 7
  • 今天下午我们去图书馆的时候我们十三组没有坐位了,老师就给我们组找了一个单 独的坐位。让同学找书。...
    管西彩阅读 180评论 0 0
  • 生活杂粮第一晚
    无际忘川阅读 1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