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优势| 给大思维者的三剂接地气良方

        今天在优势促学营有个小伙伴问到:“作为大战略思维的人,经常有被人说不接地气,想法不落地的困惑,你是如何解决这方面问题的?

       看到这个问题我愣了一下,突然勾起很多很多回忆。曾经的我,也经常挺困惑的——明明看到了更远的地方,为什么别人一下子理解不了、也动不起来?

       我们这种人,典型特征就是:爱拉长时间线、习惯系统想问题、动不动就宏大叙事。我们很擅长在时间轴上来回跑,在各种可能性里找路径。这种思维当然有好处——看得远、想得全、容易有突破。

        但短板也很明显:容易忽略现实限制,想得太美;标准定太高,把别人吓跑;总活在未来,第一步却总是迈不出去。

       像我的盖洛普优势测评,前10几乎全是“思维”、“前瞻”、“战略”、“理念”这类——可以说,我整个人就是被战略思维“焊”住的。这既是天赋,也挺折磨的。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多年,也让我摸索了好些年,才终于慢慢找到了一些适合我自己的方法。今天,就分享给和我一样,总被人说“太理想”“不实际”的大战略类型的人。

        第一招:把限制当成朋友,在框框里找解法

       我以前总想打破所有限制,追求一个最完美的方案。后来才明白,真正靠谱的创新,不是无视限制,恰恰是在限制里长出智慧来。

       现在我做任何事,都会主动问:“咱们现在有哪些现实约束?哪些是动不了的?哪些还有空间?”当你有这种问题意识,想法自然就落地了。

        限制不是来拦你的,它是来激发你的。

        第二招:拉上行动派一起想,补上自己的思维缺口

        我曾经是个独行侠,就爱自己琢磨。后来发现,最好的点子,往往来自于“理想”和“现实”的碰撞。

        现在我会有意识去找那些执行力强的人一起聊。她们特别擅长关注眼下能做什么、具体怎么走,刚好能补上我的盲区。这样一起碰撞出来的想法,既有远见,又能落地。

        如果你身边全是和你一样爱想大问题的人,记得刻意去交一些不一样的朋友。差异不是阻力,是创造力。

       第三招:拆解目标,让未来在现在就能看见

       我们这种人特别容易“活在未来”。解决办法就是:把那个很远的目标,拆成一条看得见的时间轴。

       我现在会刻意练习,分清楚:长期目标是什么、短期要做到什么、眼下第一步做什么。有意思的是,我的“专注”优势在这反而帮上了忙——它能把我拉回来,专心做好眼前这件事。

       未来,其实是一个个“现在”堆起来的。只有把未来的图景拆成今天就能做的事,理想才可能变成现实。

       现在的我,还是喜欢天马行空,但会记得给放飞的思维拴一根地线,反而飞得更稳;依然习惯想得长远,但也会留意脚下的关键几步;还是追求完美,但明白了完美不是一步到位,是在行动中慢慢靠近的。

       脑子可以飞在天上,但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最好的人生,不就是那种既能抬头看天空,又能低头走稳路的状态吗?

        如果你也是一个爱想大问题的战略型选手,希望这些心得对你有用。也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是怎么让自己“接地气”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