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一个任意范围(n~m)之间的随机整数(int型):
int num = (int)(Math.random()*(m-n+1)+n);
注释分三种:
1,// 单行注释
2,/* xx */多行注释
3,/** xx */ 文档多行注释 (放在代码最顶部,作用是当光标悬于代码上时可显示文本内容)
输出 system.out.println()输出并换行
自动关机程序:用Runtime函数调用getRuntime来获得java的始环境,并调用exec("shutdown -s -t 3600"),执行便可。如果要终止程序则运行Runtime.getRuntime().exec("shutdown -a")
变量:
系统为程序分配的一块内存单元,可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数值可变
分类:
按所属的数据类型划分:1.基本数据类型;2.引用数据类型。
按被声明的位置划分:1.
局部变量:方法或语句块内部定义的变量
成员变量:方法外部、类内部
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数值型(整数型:byte【1字节】--值范围(-128~127),char【2】 short【2字节】,int【4字节】,long【8字节】非整型:float【4字节】,double【8字节】)和布尔型(boolean【1字节】)
引用数据类型:类(class),接口(interface),数组
标识符(见名知意):JAVA对包、类、方法、参数、变量命名时使用的字符序列
·由字母、数字、下划线(_)和美元符号组成
·不能以数字开头
·区分大小
·长度无限制
·不能是保留字
数据类型转换(强制转换可能造成精度丢失问题):
自动类型转换:容量小的类型自动转换成容量大的数据类型;
强制类型转换:容量大的类型转换成容量小的数据类型时,要加上强制转换符,例:b = (byte)i .
方法:用于封装一段特定的逻辑功能。主要要素:权限修饰符、方法名、参数列表和返回值
格式:
权限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声明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方法中封装的逻辑功能
return 返回值
}
权限修饰符:private(同一个类)、默认(同一个类,同包)、protected(同类,同包,不同包子类)
返回值:方法调用结束之后可返回一个数据,称为返回值,方法必须声明返回值类型通过return返回,若无则声明为void。
(static修饰的内容加载的比较早)
float类型变量在定义时需注意;直接写出来的浮点数,默认类型是double,会提示需强制转换
解决:可在浮点数子后家f,来表示写出的数字类型是float
long类型变量定义需注意,直接写出来的是整形数字,默认类型是int,当值过大时会提示出错
解决:在整形数字后加l,来表示写出的整形数字是long类型的
char赋值时需加''
三目运算符: a<b?y:z 如果运算式的结果为真则执行‘y’,为假则执行‘z’
\n 换行,将当前位置移到下一行开头
\r 回车,将当前位置移到本行开头
\t制表符 \转义符
如何接收用户的键盘输入:
Scanner(类型) input(变量) = new Scanner(System.in) [system.in扫描输入系统的数据]
String i = input.next() next中还有nextint(),nextfloat()等接收对应的各种类型的代码
可接收任何类型的数据:input.next()不能接收空格,空格为结束输入的标志 input.nextline()能接收空格,以回车结束
两方法不可同时使用,两个方法接收的数据类型都为字符串
switch(表达式){
case取值1:语句块1;break;
case取值n:语句块n;break;
default:语句块n+1;break;//default子句是可选的;
}
switch语句有关规则 表达式的返回值必须是下述几种类型之一:int,byte,char,short,String;
case子句中的取值必须是常量,且所有case子句中的取值应是不同的;
break语句用来在执行完一个case分支后使程序跳出switch语句块;
如果case后面没有写break则直接往下面执行! Case后面的执行体可写{}也可以不写{}
如果任何一个都不满足则直接跳过switch语句,不执行任何一个case
外层循环控制的是行数,内层循环控制的列数
break与contiune 语句区别:
break是用于终止本轮所有次循环,即不执行本次循环中break后面的语句,直接跳出循环;
contiune是用于终止本轮本次循环,即本次循环中contiune后面的代码不执行,进行下一次循环的入口判断。
例子:for(int i=0;i<10;i++){
if(i==5){
break/contiune; //如果是break则打印出 0.1.2.3.4
} 如果是contiune则打印出 0.1.2.3.4.6.7.8.9
system.out.println(i);
}
如何退出多重循环:
在最外层循环前面加上别名,如: fuxk:for(;;){ for(;;){ break fuxk; } } 便可直接退出多重循环
DAY03
数组:数组是相同数据类型的多个数据的容器
格式1. 数据类型[] 数组名称 = new 数据类型[数组长度];
格式2. 数据类型[] 数组名称 = {数组内容1,数组内容2,数组内容3...数组内容n};
使用数组不当, 会出现如下问题:
数组未赋值:
空指针异常 超出长度的下标操作:
数组越界异常 注意:(若发生程序崩溃,后面代码不执行)
数组的长度在创建时就固定了。
升序排列的口诀:
N个数字来排队
两两相比小靠前,
外层 循环length-1
内层循环length-i-1
break 跳出当前循环执行后续代码
return 结束当前方法
回合制游戏如:五子棋,判断语句多用if..else ;判断条件只能一方进行。
面向对象:面向对象是相对于面向过程来讲的,指的是把 相关的数据和方法组织为一个整体 。
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是程序员思想上 从执行者到指挥者的转变。
类表示一个共性的产物,是一个综合的特征,而对象,是一个个性的产物,是一个个体的特征。 (类似生活中的图纸与实物的概念。)
对象的创建和使用://注意不要写到另一个类的里面
类名称 对象名称 = new 类名称() ;
方法的定义格式: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形式参数列表){
方法体
return 返回值;
}
访问类中的属性或方法:
访问类中的属性: 对象.属性 ;
调用类中的方法: 对象.方法(实际参数列表) ;
特殊案例:
void xxx(){ //虽然这里返回值类型为空,但依旧用了return ,return用
if(true){ 法是结束这个方法,当执行了return后,后续
return; 的程序将不再执行,这里就不会打印123
}
sysstem.out.print("123");
}
一个类中的方法是允许重载的(相同的方法名称):
1、方法名称相同;
2、参数列表长度 或 参数列表类型 或(参数类型顺序不同)
例子:double sum(int x,double y) {//传递来的实参类型必须与方法中的相同。
double z = x+y;
return z;
}
double sum(double y,int x) {
double z = x+y;
return z;
}
匿名对象:匿名对象只能使用一次,因为没有任何的对象引用,所以将称为垃圾,等待被G·C回收
面向对象进阶
封装private:为了避免出现逻辑错误, 我们建议对所有属性进行封装,并为其提供setter及getter方法进行设置和取得操作,快捷键:SHIFT+ALT+S
this (指当前对象)
· 调用类中的属性
· 调用类中的方法或构造方法 (在一个构造方法中,调用另一个构造方法时,调用的代码必须编写在构造方法的第一行)
· 表示当前对象
例子:person p3 = new person();
xxxxx
//这里无参的person调用了当前类中有两参的方法,this类似于p3,可调用p3调用的
person(){
this("默认",18);
}
static(静态):可以用来修饰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
static的主要作用在于创建独立于具体对象的域变量或者方法
并且不会因为对象的多次创建 而在内存中建立多份数据
被static关键字修饰的方法或者变量不需要依赖于对象来进行访问,只要类被加载了,就可以通过类名去进行访问
1.静态成员 在类加载时加载并初始化。
2.无论一个类存在多少个对象 , 静态的属性, 永远在内存中只有一份( 可以理解为所有对象公用 )
3. 在访问时:静态不能访问非静态 ,非静态可以访问静态
代码块:
普通代码块 在执行的流程中出现的代码块, 我们称其为普通代码块
构造代码块 在类中的成员代码块, 我们称其为构造代码块, 在每次对象创建时执行, 执行在构造方法之前。构造代码块与构造方法的区别:无论用户调用哪个构造方法来创建对象,构造代码块都会执行
静态代码块 在类中使用static修饰的成员代码块, 我们称其为静态代码块, 在类加载时执行。 每次程序启动到关闭,因为类只加载一次,所以静态代码块只执行一次。
同步代码块
执行顺序:静态代码块-->构造代码块-->构造方法
包:
1、把功能相同的类或接口组织在同一个包中,方便类的查找和使用。
2、包如同文件夹一样,不同的包中的类的名字是可以相同的,当同时调用两个不同包中相同类名的类时,应该加上包名加以区别。包可以避免名字冲突
3、包也限定了访问权限,拥有包访问权限的类才能访问某个包中的类。
包中.java文件的定义:在.java文件的首部,必须编写类所属哪个包,格式:packge 包名
包的定义:通常由多个单词组成,所有单词的字母小写,单词与单词之间用.隔开,一般命名为“com.公司名.项目.模块...”。
import :
import 包名.类名;
Day07.14
继承:继承就是子类继承父类的特征和行为,使得子类对象(实例)
具有父类的实例域或方法,或子类从父类继承方法,使得子类具有父类的相同的行为。
格式:
class父类{
}
class 子类 extends 父类{
}
继承的限制:
Java中只有单继承,多重继承(类似于孙父爷的关系)例子:C->B,B->A
super()关键字
通过super,可以访问父类构造方法;
通过super构造方法的代码,必须写在子类构造方法的第一行;super();
通过super,可以访问父类的属性;super.sex = "";
通过super,可以访问父类的方法 super.setName = "";
重写(override)、重载(overload)
重写(override):用于父的方法不适用于子时,才需要重写
1、参数列表必须完全与被重写的方法相同;
2、返回值类型必须完全与被重写方法的返回类型相同,如果父类无返回,子类重写的也必须无返回;
3、访问权限不能比父类中被重写的方法的访问权限更低,例如:若父类的一个方法被声明为public,那么在子类中重写该方法就不能被声明为protected
4、父类的成员方法只能被它的子类重写
5、声明为static和private的方法不能被重写,但能够被再次声明。
重载(overload):发生在一个类当中,方法名相同功能不同。
区别:
1、发生的位置
重载:一个类中;
重写:子父类中
2、返回值类型
重载:与返回值类型无关;
重写:返回值类型必须一致
3、参数列表限制
重载:必须不同的
重写:必须相同的
4、访问权限
重载:与访问权限无关
重写:子的方法的权限不能小于父的方法权限
5、异常处理
重载:于异常无关
重写:异常范围可以更小,但不能抛出新的异常
final关键字:
final用于修饰属性、变量
变量成为了常量,无法对其再次进行赋值
final修饰的局部变量,只能赋值一次(可以先声明后赋值)
final修饰的成员属性,必须在声明时赋值
final用于修饰类:
final修饰的类,不可以被继承;
final用于修饰方法:
final修饰的方法,不能被子类重写
全局常量(piblic static final)static代表可通过类名直接访问
常量的命名规范:
由1个或多个单词组成,单词与单词之间必须使用下划线隔开,单词中所有字母大写,例如:SQL_INSERT
抽象类:必须用abstract class 声明,一个抽象类中可以没有抽象方法,抽象方法必须写在抽象类或接口中。
格式:
abstract class 类名{//抽象类
}
抽象方法:只声明未实现的方法称为抽象方法(未实现指:没有“{}”方法体),抽象方法必须用abstract关键字声明
格式:
abstract class 类名{//抽象类
public abstract void 方法名();//抽象方法,只声明未实现
}
不能被实例化:
使用原则:· 抽象类本身是不能直接进行实例化操作的,即:不能直接使用关键字new完成。
·一个抽象类必须被子类所继承,被继承的子类(如果不是抽象类)则必须覆写(重写)抽象类中的全部抽象方法
常见问题:
1、抽象类能否用final声明?
不能,因为final修饰的类不能有子类,二抽象类必须有子类才有意义
2、抽象类能否有构造方法?
能,子类对象实例化的时候的流程与普通类的继承是一样的,都是要先调用父类中的构造方法(默 认是无参的),之后再调用子类自己的构造方法。
抽象类与普通类的区别:
1、、抽象类必须用public或protected修饰(如果为private修饰,那么子类则无法继承,也就无法实现其抽象方法)。 默认缺省为 public
2、抽象类不可以使用new关键字创建对象, 但是在子类创建对象时, 抽象父类也会被JVM实例化
3、、如果一个子类继承抽象类,那么必须实现其所有的抽象方法。如果有未实现的抽象方法,那么子类也必须定义为 abstract类
接口:如果一个类中的全部方法都是抽象方法,全部属性都是全局常量,那么此时就可以将这个类定义成一个接口。
格式:
interface 接口名称{
全局常量;
抽象方法;
}
面向接口编程思想:这种思想是接口定义(规范、约束)与实现(名实分离的原则)的分离
优点:
1、降低程序的耦合性;
2、易于程序的扩展;
3、有利于程序的维护
全局常量和抽象方法的简写:
1、全局常量编写时,可以省略public static final 关键字,
例如: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INFO = "内容" ;
简写后:String INFO = "内容" ;
2、抽象方法编写时,可以省略 public abstract 关键字, 例如: public abstract void print() ;
简写后: void print() ;
接口的实现implements:
接口可以多实现:
格式:
class 子类 extends 父接口1,父接口2...{
}
一个类即要实现接口,又要继承抽象类的话:
格式:
class 子类 extends 父类 implements 父接口1,父接口2...{
}
接口的继承:接口因为都是抽象部分,不存在具体的是实现,所以允许多继承
interface C extends A,B{
}
注意:若一个接口想使用,必须依靠子类。子类(若不是抽象类)要实现接口中的所有抽象方法。
接口和抽象类的区别:
1、抽象类要被子类继承,接口要被类实现;
2、接口只能声明抽象方法,抽象类中可以声明抽象方法,也可以写非抽象方法
3、接口里定义的变量只能是公共的静态的常量,抽象类中的变量是普通变量
4、抽象类使用继承来使用, 无法多继承。 接口使用实现来使用, 可以多实现
5、抽象类中可以包含static方法 ,但是接口中不允许(静态方法不能被子类重写,因此接口中不能声明静态方法)
6、接口不能有构造方法,但是抽象类可以有
多态:是对象的多种表现形式(多种体现形态)
多态的体现:
对象的多态性:在类中有子类和父类之分,子类就是父类的一种形态,对象多态性就从此而来。
PS:方法的重载 和 重写 也是多态的一种,不过是方法的多态(相同方法名的多种形态)
重载:一个类中方法的多态性体现;
重写:子父类中方法的多态性体现
多态的使用:对象的类型转换
类似于基本数据类型的转换:
·向上转型:将子类实例变为父类实例
格式:父类 父类对象 = 子类实例;
·向下转型:将父类实例转为子类实例
格式:子类 子类对象 = (子类)父类实例;
instanceof
作用:判断某个对象是否是指定类的实例,则可以使用instanceof关键字
格式:
实例化对象 instanceof 类//此操作返回boolean 类型的数据
Object类
概念: Object类是所有类的父类(基类),如果一个类没有明确的继承某一个具体的类,则将默认继承Object类
例如:我们定义的类:
public class Person{
}
其实被用到会时时:
public class Person extends Object{
}
Object的多态
使用Object可以接收任意的引用数据类型
toString :返回对象的字符串表示形式。
在对象不声明的情况下默认为Object类,直接打印为输出toString (),返回对象的内存地址
equals:Object中的equals(Object obj)方法中比的是两对象的内存地址是否相同,只有内存地址相同才返回true
自反性 :对于任何非空的参考值x , x.equals(x)应该返回true 。
对称性 :对于任何非空引用值x和y , x.equals(y)应该返回true当且仅当y.equals(x)回报true 。
传递性 :对于任何非空引用值x , y和z ,如果x.equals(y)回报true个y.equals(z)回报true ,然后 x.equals(z)应该返回true 。
一致性 :对于任何非空引用值x和y ,多次调用x.equals(y)始终返回true或始终返回false ,前提是未修改对象 上的equals比较中使用的信息。
非空性 :对于任何非空的参考值x , x.equals(null)应该返回false
内部类:将一个类定义在另一个类或方法里面。(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匿名内部类、静态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可以无条件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属性和成员方法(包括private成员和静态成员)。
不过要注意的是,当成员内部类拥有和外部类同名的成员变量或者方法时,会发生隐藏现象,即默认情况下访问 的是成员内部类的成员。如果要访问外部类的同名成员,需要以下面的形式进行访问:
外部类.this.成员变量
外部类.this.成员方法
外部使用成员内部类
Outter outter = new Outter();
Outter.Inner inner = outter.new Inner();
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是定义在一个方法或者一个作用域里面的类,它和成员内部类的区别在于局部内部类的访问仅限于方法内或 者该作用域内
注意:局部内部类就像是方法里面的一个局部变量一样,是不能有public、protected、private以及static修饰符的
匿名内部类:
格式:
new 父类构造器(参数列表)| 实现接口()
{
//匿名内部类的类体部分
}
因为匿名内部类是直接使用new来生成一个对象的引用。当然这个引用是隐式的
注意:
1、使用匿名内部类时,我们必须是继承一个类或者实现一个接口,但是两者不可兼得,同时也只能继承一个类或 者实现一个接口。
2、匿名内部类中是不能定义构造函数的。
3、匿名内部类中不能存在任何的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方法。
4、匿名内部类为局部内部类,所以局部内部类的所有限制同样对匿名内部类生效
5、匿名内部类不能是抽象的,它必须要实现继承的类或者实现的接口的所有抽象方法。 6、只能访问final型的局部变量
静态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也是定义在另一个类里面的类,只不过在类的前面多了一个关键字static。 静态内部类是不需要依赖于外部类对象的,这点和类的静态成员属性有点类似,并且它不能使用外部类的非static成员 变量或者方法
包装类:八种包装类:
·Number:Integer、Short、Long 、Double、Float、Byte都是Number的子类表示是一个数字
·Object:Character、Boolean都是Object的直接子类
字符串转换:使用包装类还有一个很优秀的地方在于:可以将一个字符串变为指定的基本数据类型,此点一般在接收输入数据上使用 较多
在Integer类中提供了以下的操作方法:
public static int parseInt(String s) :
将String变为int型数据 在Float类中提供了以下的操作方法:
public static float parseFloat(String s) :
将String变为Float 在Boolean 类中提供了以下操作方法:
public static boolean parseBoolean(String s) :
将String变为boolean
可变参数: 可以根 据需要自动传入任意个数的参数
语法: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称(数据类型... 参数名称){
//参数在方法内部,以数组的形式来接收
}
注意:可变参数只能出现在参数列表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