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活过的人,连死亡都无所畏惧。
2025年6月25日,香港养和医院,83岁的蔡澜在亲友陪同下安详离世。
我不了解蔡澜先生,但也听说他的一些事,身份很多,听到他离世的消息,一时间都还有些懵。
华语文化圈也是一片怅惘。他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他的离世,是人民史上的一大损失。
在人均焦虑的时代,这位老顽童用一生演绎了:人生这场游戏,原来可以玩得这么尽兴。
他独特的人生态度,为世间留下了最后一份潇洒。
1.独特的玩家心态:人生不过是一场游戏
蔡澜的人生观像一杯冰镇柠檬茶,简单得通透。
他认为人生不过四件事:拼命学、放肆玩、到处浪、放胆吃。
当年轻人在纠结“35岁失业危机”时,这位老顽童却在西班牙海滩上给我们上了一课。
他看见当地老头在钓小鱼,指着不远处大鱼群问:“那边不是更大吗?”
老人一句“我钓的是早餐”,瞬间戳破现代人的贪婪焦虑。
我们总在追逐更大的房子更贵的包,却忘了生活本可以如此轻盈。
蔡澜的“游戏人生”哲学,给困在格子间的年轻人开了剂猛药。
他说“年轻就要撒野”,这不是鼓励躺平,而是教我们转换视角:把工作当闯关游戏,把困难当隐藏关卡,把焦虑当游戏装扮。
你会发现,简单的生活也可以过得很快乐。
就像他学篆刻,从刻坏100方石头里咂摸出趣味;像他写食评,在街边摊和米其林之间自由切换。
这种“玩家心态”,让996打工人都成了经验值积累。
说实话,现在的年轻人正缺乏这种心态,才会把自己每天困在泥沼之中。
2.把美食当作信仰
我对蔡澜先生的最初印象就是“食神”“美食家”。
作为公认的“食神”,蔡澜对美食的追求近乎信仰。
他曾幽默地自我介绍:“我叫蔡澜,就是买菜的篮子啊,所以这一生注定得吃吃喝喝。”
在蔡澜先生“寻味世界”的地图中,山东是很重要的一站。
2009年5月,蔡澜先生来济南参加书博会时,在鲁西南老牌坊餐厅品尝当地特色鲁菜,对爆炒腰花赞不绝口:“腰花山东人爆得最拿手,首先是切工,切得花纹整齐漂亮,酱料也爆得恰好,配上冬笋,很美味。”
对于九转大肠,他评价道:“九转大肠是山东人最自豪的菜,每家人做的材料一样,但味道各异,我还是喜欢柔软一点的。”
说真的,每次看到蔡澜老师评美食,都忍不住流口水。
当被问及“好吃”和“健康”如何选择时,蔡澜毫不犹豫选择好吃的,他说:“光是健康却不好吃,会闷死。”
在他看来,“美食意味着美好人生”!
然而,现在有一种审美——白幼瘦。
在这种审美下,越来越多人将美食拒之门外,或者追求“完美身材”,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之下。
最好的生活状态,是在有限的条件,活出精彩的自己。
3.紧跟时代潮流
蔡澜先生喜欢与年轻人打交道。
他的微博粉丝有1000多万,曾笑称 “比香港的人口都多”。
每年农历新年前,他都会在微博回答网友提问。
有学生留言:“蔡先生,读博士感觉没动力了,怎么办?”
他回:“麦当劳。”
有坠入情网的年轻人求教:“怎样才能拥有喜欢的人?”
他反问:“人是给你拥有的吗?”
不得不说,看到蔡澜先生的评论,一天的坏心情都没了。
羊城晚报记者曾通过微信采访蔡澜,建议他用语音回复省力些。
蔡澜却表示自己“乡音浓重,遮丑些好”,坚持用文字回答,字字珠玑,这场采访进行了两个半小时,足见其认真态度。
4.晚年活得潇洒:把钱花成故事,把日子过成传说
众所周知,蔡澜先生一生无儿无女,他自己坦言“自己照顾不了孩子,没长大也不想有牵绊”。
晚年搬进全海景酒店疗养院,聘请8人团队照顾生活,散尽家财,直言“钱花不完”,活得潇洒无憾。
太太2023年离世后,蔡澜断舍离送走家中藏品,住进维多利亚港旁的全海景酒店,唯一留下的是普洱茶,说要留给自己慢慢喝。
他还请了8人团队照顾起居饮食,想睡就睡,起床就饮茶打游戏。
当许多人还在为退休金精打细算,蔡澜选择了另一种活法:用钱疯狂享受生活,把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出精彩。
有人说他挥金如土,但我看到的,是那个敢于直面内心、敢于做自己的蔡澜先生。
82岁时他自曝交往过61个女友:“有漂亮的,也有丑的,丑的也照杀!”这种不拘一格、无所畏惧的态度令人惊讶又佩服。
美与丑,都是体验;爱与不爱,都是经历——他在情感世界里是真正的“自由人”。
5.智慧的生活方式
年逾八旬的蔡澜,总在我们对人生困惑时,给出一针见血的答案。
他认为人到晚年才明白:废掉身体最快的方式,不是抽烟喝酒,而是两件事!
第一是过分节俭,不敢吃不敢喝。
蔡澜在《人间好玩》中写道:“大吃大喝,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很多人上了年纪,就舍弃基本爱好,蔡澜认为这样的人生毫无乐趣可言。
他喜欢吃五花肉,家人认为“不健康”,他却说:“精神上的健康,比一切都重要,到了这个阶段。”
第二是常常自怨自艾,对生活悲观消极。
蔡澜先生说过:“除了肉体的痛苦,所有所谓的痛苦都只是你想出来的。”
他忠告年轻人:“悲观是本能,乐观是本事。”
心态决定寿命长度——对困难看得开,对人生想得透,对未来敢去走。
6.有着勇敢面对生死的勇气
蔡澜晚年有回搭飞机遇上气流,旁人惊慌之际,他仍气定神闲继续饮酒。
旁边乘客问他:“老兄你死过吗?”
他回答:“我活过。”
精彩地活过,又何惧死亡?
这位香港四大才子用一生诠释了自己的话:“今天活得比昨天高兴、快乐,明天又要活得比今天高兴、快乐,就此而已。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活下去的真谛。”
金庸在《蔡澜作品集》序文中写道:“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
率真潇洒而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处之泰然,若无其事。
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
蔡澜曾如此总结人生:“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不羡慕别人,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这就是最大的意义吧,一点也不复杂。”
如今,这位老顽童结束了他尽兴的游戏,但“游戏人间精神”永存。
当你为年龄焦虑、为金钱不安、为外貌自卑时,想想蔡澜先生的样子:“怕什么?我们可是来玩的啊!”
人生无常,活得痛快才是正经事。
毕竟人生如一场游戏,最惨的不是输赢,而是不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