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边内个小哥哥”
“什么小哥哥,明明是个大叔”
每天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明明岁数不大,但是让人叫的这么老,心里真不舒服。
但事实上,第一批90后已经步入30岁的门槛儿了。不得不说,我们确实有资格做别人的叔叔阿姨了。
80后
童年,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太久远了。
我一共三个表哥,都是80后,
跟他们唠嗑的时候跟我说,内会儿条件虽然艰苦,但是确实自在,不像现在,上有老下有小,兜里没钱,脸上没面的。(其实他们的生活很富足。)
“小时候楼房还没多少,汽车更不用说了,有辆桑塔纳,那绝对是大老板!大多数人都是骑着自行车。对!当初学骑车,个子不高,28大扛只能掏裆骑,学的内个费劲!扭着腰,蹬着腿,还骑得飞快!玩也没啥好玩的,弹玻璃球啊,扇pia几啊,藏猫呼啊,冬天玩不了,就下大坝,到河里抽冰嘎(冬天零下30多度,都是冰,不用担心掉下去),内会一个冰嘎能玩上一天,还不嫌累的,叫回家吃饭,总说:停了就回去,停了就回去!但谁都知道,就是想多玩一会。回家之后脱了衣服直接上炕吃放,内叫一个享受”
“哈哈,就是,上学内会喜欢小姑娘就知道欺负她,但是只能自己欺负,别人欺负还把自己气的不行,想着得欺负过来才行,导致当时小姑娘追着满操场跑,真是纳了闷了,不失血之前咋一个个这么厉害,活脱脱一母老虎,哈哈!”
“就是,她们玩的时候还必须的插一腿,跳皮筋的时候,就算自己不会,也得捣乱,打布子儿(沙包)的时候跟喜欢的一伙儿就死命的护着她,不是一伙儿势必要把她给打下来!谁护着她也打!”
他们当时真的是把所有开心都放到小时候了,辅导班很少,只靠课上老师每天授课,下课写完作业就出去玩,玩到天黑都不一定回家,大人出来喊可能才不情愿的跟着走,边走边回头说:明天继续啊!
“对,上了初中基本上都是组团去游戏厅打拳皇去了,五个币子一玩一下午,是真爱玩,当时还记得破了个什么记录呢”
90后
他们有过的,我们也有过。
但是内会最多的还是回家看动画片。像数码宝贝、灌篮高手、铁臂阿童木、猫和老鼠、蜡笔小新、七龙珠、铁胆火车侠、中华小当家等等,内会动画片实在太多了,真的是数不胜数,而从动画片延伸出的玩具那就跟不用说了。
像什么四驱车,悠悠球,变形金刚,各种各样!对当时我们来说就是眼花缭乱。
就说两个当时最喜欢玩,玩的也最久的吧。
四驱车,相信当时不管哪个90后的小男孩手里一定会有一辆,别管多少钱,都当宝贝供着。
小学的时候,对面小卖铺新进了一条跑道,一帮子人都跑过去都想试着跑跑,人多嘛,所以难免就会发生一点小事故。
车祸。
对,就是辆车怼一起了,撞得齿轮满天飞,其实,确切的说是,齿轮满天飞的只有一辆,另一辆跟没事儿似的还跑着呢。
当时我那位同龄人就不乐意了,就想去跟内个撞了自己车的人算算账,来到跑到跟前,把人家车拿了起来,但不一会又放回去了,当时很纳闷,所以多瞧了两眼,看见了个巨无霸,正心思呢,他回来跟我们说:他那辆车真沉,金属底盘,金属壳,连导轮都是铁的......
后来才知道人家那辆车是专门做的,好不好不知道,但肯定贵。
所以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悠悠球,当时迷上这个看的不是动画片,是“火力少年王”,看的人家玩的那么炫酷,想着自己也帅一把!(现在想想,当时的火力少年王拍的真低调)
第一个球我记得是我趁我爸喝多的时候说的(喝多的时候啥都打赢),当时价值100块钱!要知道,100块钱对我以为这什么!我还清晰的记得我那个球的名字!
核子裂变!
当时喜欢的不得了,天天练着玩,课件玩,放学路上玩,写完作业接着玩,几乎就是抱着它睡觉了。
之后从同学那借来招式大全,比学习还认真的玩命学,说走火入魔也差不多了。
什么环绕世界、闪电快打、埃菲尔铁塔还有好多都记不住名字了。
后来因为什么不玩了也忘了吧,可能是个招式学不会就放弃了。
00后从小就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各种信息的敏感程度可能要比我们强很多,但也应该没见过“小灵通”长什么样儿吧!哈哈!
其实对于这一代人了解的还真不多,等我认识00后再说吧!(我只记得叫大叔,老阿姨的就是他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乐趣,不要因为他小时候怎样就知道他以后怎么样。
没有人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没有谁是“垮掉的一代”。
况且事实证明,不是垮掉,是没长大呢。
作者:丁子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欢迎大家点一下,分享至朋友圈
公众号:一枚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