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天

《说文解字》里说:“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从丹。”甲骨文中找不到“青”字,但在金文里,它上面是一个“生”,像一株蕨草,下面是一个“丹”,像一口井。有人据此推测,青,就是井边的嫩草,随风招摇着肥厚多汁的绿。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先民又找到一种特殊的草,蓼蓝。当它干枯时,叶子由绿转为暗蓝,可以从中提取出蓝色染料,用来染制衣物。所以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蓝指的是蓼蓝这种草,而青指的才是蓝色。“蓝”作为一种颜色长期缺席于古代诗文典籍,全因它被“青”所代表涵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蓝色衣领上,荡漾着情人的悠悠心绪。《诗经》的古老吟唱里,飘过淡淡的一抹蓝。因为蓝草易得,蓝布普遍用于制做庶民的常服。蓝,也就是青,便成了一种亲切的颜色。同为三原色,蓝不像红那般鲜艳,也不像黄那般跳脱,它沉稳、低调,令人想起了它那静水流深的提炼过程:碾碎的蓼蓝悬浮于水中,蓝色素如棉絮般悠悠释出,层层沉淀,至纯至净,至幽至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