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被骗,心里一直放不下。又加上当时坐在风口处,结果吹得头疼,导致生活也不规律了,锻炼也停止了,家务也不打理了,整个人都很颓废。
朋友递给了我本书《止损》,让我没事看一下。接过书瞄了两眼,就觉得看不下去:这是写给投资人看的,我这个小P民,就银行的各种利率都能把我弄得晕头转向的人,哪里需要看这些?
但实在无聊,又提不起精神做别的事情,还是翻开了书。很快就被作者的人生故事给吸引了。作者年纪轻轻就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升至董事的高位,却又因为一连串的骄纵自大,赔掉一切,包括他的财富、声誉和工作。作者以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及时止损的意识有多重要。
合上书,回想作者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再看看自己这点小挫折,简直就像走路被个小石头子给绊了下。人家从云端摔下来,都还能拍拍屁股站起来,继续前进;自己被小石头绊了下,就直接原地停下,跟石头死磕。
面对一笔失败的投资,最容易、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止损”,以避免越陷越深,带来更大的损失。相比直观的账面浮亏,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止损的事,他们的亏损更难以察觉。
我有一个朋友,看中一二手房,想买来自住。交了定金后,房价上涨过快,房主开始反悔了。双方协商不成闹到法院。虽然朋友赢了官司,但无奈对方是个老油条,早已转移了名下财产;纠纷中的房子尚有多年银行贷款;法院只能将其列入“失信黑名单”。
4年过去了,一点进展都没有,对方拿着朋友的定金,悠哉地住在反悔的房子里;朋友不但损失了定金,还承担了诉讼、各种鉴定、举证费用等,花了十多万。
朋友妻劝其放弃对这个房子的执念,这样生活也会轻松点。但朋友一想前期投入的这些钱,舍不得。四年多了,朋友没过过一天舒心日子。就算大过年的,一想起这糟心事,眉毛都不自觉拧到了一起。
因为一笔失败的交易,4年多,1400多个日夜,自己堵心、憔悴不说;夫妻感情也变差了,连累家庭氛围也压抑起来,孩子也没心情去“耐心浇灌”,这种损失,不易察觉,比失去十多万的危害更大;如果没有及时止损的意识,坏影响还会持续下去。
有人说,我就是个小P民,投资,买卖房产啥的,都跟我八竿子打不着!但就算是这样平淡的人生,也还是需要意识到“及时止损”。比如交朋友。
闺蜜跟我讲她上大学时,发现整个系里,就A和她是老乡。闺蜜和A很快成了好友。闺蜜总会忘带餐卡,就用A的卡就餐,如果消费7.5元,闺蜜就按8元A现金。
一个夏天的中午,A的书包被人偷了(里面有钱包,银行卡,身份证等)。闺蜜问清她的位置后就赶了过去,陪A去校警那做登记,又陪A去银行挂失。后来因为钱不够,闺蜜顶着烈日回宿舍取了钱又给A送去。
后来有几次,A没带餐卡,闺蜜就赶紧把自己的卡借给她刷。但A从来不提还钱的事。有次闺蜜病了几天,让A放学后帮忙带份饭回来,结果A说太远了,她中午不回宿舍!后来还是舍友看不过去,帮闺蜜买药买饭。
从那以后,闺蜜就有意疏远了A。对待只爱索取的损友,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止损,不再给第二次机会,永远不要来往。
不止交友,生活中处处都要有及时止损意识,不然就会陷入“踢锚效应”这个恶性循环中——
一个父亲在公司收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委屈,就狠狠地踢了脚边的猫泄愤。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锚效应”。
我们每天都会被各种情绪坏绕。坏情绪就像病毒,传染得特别快。只有“及时止损”——按下暂停键以更好地思考,切换行为轨道,才能“斩断厄运链”。
不管是投资理财,还是做生意;不管是交友,还是生活点滴,甚至情绪管理,处处都需要我们有“及时止损”的意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侥幸心理,总会在心里暗示自己“以后会好的”。所以,我们宁愿做着白日梦,宁愿委曲求全,却不愿意迈出“止损”那一步,但这会令我们失去地更多——《人生本就不易,你要学会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