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开展第二天,在国博南区的二层第6、7展厅,共展出了183件琉璃(现名玻璃)展品,其中不乏战国、元、明清、民国以及现当代名家作品。
游览完觉得这句“堪称对玉人”言之有据。
我国的琉璃主要是铅等,与西域主要成分不同,它们在同一时期各自发展,并融汇学习,受到影响。
这枚战国的银包金并玉壁与琉璃珠做工精美,非常漂亮。
“博山琉璃”原名气很大了。
与玉瓷不同,琉璃茶杯的通透性更强。
实物是更漂亮的瓷器粉,很漂亮
这是一枚琉璃簪子,碧翠的颜色有润度了。
像不像玉的文房用品?
私以为,琉璃的红黄蓝绿白等各色中,碧绿是最有玉的成色了,在展柜灯光的加持下足以以假乱真!
这是海棠形的琉璃白盆,很喜欢海棠形的器物,这件像白玉
实物有国画的土黄色很漂亮,可惜在手机上它们缺少生机
左边是像玛瑙一样的珠子,很像;右边呢,让人很难很难想象,在元代已经有这样通透的玻璃珠子。
这是在模具里抠出的太湖石形状的摆件,实物看它的颜色很像自然的矿石玉,温润剔透,泛有细腻的光泽,很漂亮,美得却有些单调。
流线很漂亮的鱼,国博的灯光做得很好,从展厅中间偏后打来一盏灯,让这群鱼的光泽集中呈现出来,美得不容置喙。
黄呢是琉璃中很难实现的颜色,原本因原料中有黄金,而在现在,艺术家们研制出可以呈现的黄色,让这种难得的色彩由琉璃呈现了出来。展厅里黄色的器物有好几件,但因不具有通透性
仔细看了一阵子才发现这件漂亮的作品的做法,原是多件规格相仿的单管节在内里支架外套叠放置而成。但它透光的碧色让人想到诗。
鸡肝红,这是琉璃色难度较高的呈现。说真的在看到这种颜色之前很难想象琉璃或者说玻璃能呈现这样的色泽,倘若是玉石又有怎样的价格呢?
展览给人的拓展也许就是你见过更好的更宝贵的器物,或由更低廉原料呈现了至高无上的美,你觉得所谓的宝贵原料只不过是一种媒介,真正高贵的是人所赋予它的“神”,那是人的思想,灵魂的神秘境界,于是你知道物只不过是身外之物、神外之物罢了。于是“物的崇拜”将失去了很大意义。
独特漂亮的一套文房用品,不说很难想象这是玻璃制品
所以说,鸡肝石是难得的精品
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组摆件,仿玉瓷的白色琉璃实物给人的感觉
与塑料花结合,给人的感觉就是高端的场合用的可能就是这种很有文化、很有历史、很有水平的东西,以老气的、没有灵气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你感到过时、笨重吧……
这是琉璃融化后自然形成的,还有陶瓷的成分,这是一种取法自然的创作方法,现代常见,实物实际上很漂亮,抽象带给人的想象比具像化的呈现更有趣。
翠碧的又一组
这组被称为舞者的肩,优雅又不失含蓄,美得有一定克制
做成砚台形状的琉璃,又很像玉
这件实物也很漂亮,琉璃的透光呈现了星星点点,灿若星辰,熠熠发光
温润的翠碧,玉石的感觉
这是我最爱的no.3作品,来自程静老师
翩跹的蝴蝶轻盈舒展
昙花绽放的轻盈舒展实物很美
no.1最爱,折返3次只为一再观览它的美,细腻柔软,和谐一汽,不论是青花浓淡的花瓣着色与形,还是叶的蜿蜒舒展,无可挑剔地自成一体,自成一气。可见程静在创作这件作品时美丽无比的心,那是自然流淌的自然,和谐自然的和谐,平静之至的平静。我毕生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它不多一丝简简单单,让你难忘。
绚烂夺目遮不住地使你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这个no.2的作品来自程静老师的徒弟,也是第5代琉璃烧制的传承人,1988年出生的李星烨。他这件孤傲超绝的牡丹体现了后生可畏的真实性。我觉得这件作品的亮点在于饱满含翠的叶子,逼真,形象,形神兼具。我驻足了很久,从很多角度希望把这种美留在我的审美里,以摒弃掉自我修养的粗制滥造的审美记忆。真的它太美了!我想这三件最爱的作品值得我再次回去欣赏的,这种触及心灵的震撼和喜爱是无法用其他人生体验所替代的,它超脱于对物的占有之上,而仅存在于对人的惺惺相惜,对美的孜孜以求。
这株花杆上的露珠如果少一些,不密集就更好了。我记得光反射在那颗露珠上散射的璀璨的光,像宝石上熠熠生辉的光彩,身边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消失不见了,展柜前嫣然一笑的我与光彩的美
神交,我会心一笑,走掉。
这个局部很美吧!
这是创新艺术,由热融后肆意流淌的琉璃与陶瓷原料融合而成,色彩明快
像不像小时见的吹糖人?还有呢!人物的形象像极了动画片,每个细节竟然也耐得推敲!
琉璃昆虫1
琉璃昆虫2,一共8件吧
这是一组兰的屏风,这组构图较之展厅里其他几件要漂亮得多,所以终于进入了我的相册。只不过背景由纯白换成国风赭褐色也许更有意境
小巧的兰,叶较之略小,可再长一些比例更完美
人人人人里找寻我爱,既得之心满意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