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为潜力股之画家的财富自由度——陈仕彬先生艺术观点(八十四)

古代舞文弄墨者多是士大夫文人,有大量的财富来保证其充裕的创作时间。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据说画了4年,这位大痴道人怀着对山水自然的崇拜和对友人的敬重,笔耕不辍,不遗余力,才有流芳千古的佳作产生。

古代书画作品多是“闲”出来的,在悠闲中,弹素琴阅金经,陶身心养浩气。古代文人是不会轻易卖画的。清代画家査士标,只在家中无米时才卖画换钱,且边卖边骂:“画幅青山卖,看来是孽钱。”

时至今日,一些画家为生计而奔波,就必须要去迎合市场,迎合一些通俗的审美观。黄宾虹说扬州画派和海派末流开了“江湖之门”,沾染了江湖习气而以卖画为业。一些人在创作的时候,往往心里想的是这幅画,能卖多少钱,或者这幅画送给哪位达官显贵能换多少实惠,这种心态必然会影响到创作,画境也会展示出“俗媚”之态。当然,这里不是说境遇差的人就一定不会出好作品。

大自然的记忆 48cm×142cm 2012年 陈仕彬


一线开天万壑深冥 48cm×142cm 2012年  陈仕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