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伊斯科普(High/Scope)课程在西方的幼儿园比较普遍,但在中国的推广相当困难,原因是此课程的实施,实施者(幼儿园管理者和老师)要有ー定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的基础,有ー定的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科学的素养,而中国的师资在这些方面普遍缺乏。但这并不阻碍部分师资力量强的幼儿园探索这个课程的实践。
以下节选《道客巴巴》上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中的第三节的“海伊斯科普教育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的部分内容,简介ー下海伊斯科普(High/Scope)的教育思想:
海伊斯科普(High/Scope)课程是当今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幼儿教育方案之一。其开发始于1962年,当时是海伊斯科普佩里(校名)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个部分,最初的目的是为美国处境不利的儿童编制一个特殊的学前教育课程。1963年,课程开发人员开始接触皮亚杰的理论,认识到皮亚杰理论所研究的认知发展问题也就是他们课程开发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他们开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来设计课程,即后来的海伊斯科普认知发展课程。70年代初,认知发展课程在根据一整套关键经验来组织学校课程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这套关键经验主要来源于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和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们在10年的儿童教育实验中所得的经验。同时,70年代以后,海伊斯科普课程也被广泛应用于所有经济背景和所有能力水平的儿童,并取得了广泛的成功。进入90年代以后,海伊斯科普课程的应用已遍及世界的许多国家,成为当代主要的学前儿童课程模式之一。
海伊斯科普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其组织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关键经验
海伊斯科普课程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吸取了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幼儿认知发展课程,其主导思想就是让幼儿在主动的活动中学习并获得发展。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围绕幼儿认知发展应获得的49条关键经验展开,教师在幼儿园一日的各种活动中为幼儿创设环境、提供条件,帮助幼儿在其活动中逐步获得这些经验,以促成他们良好的发展。这49条关键经验是在概括皮亚杰有关“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所具有的最重要的认知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涉及到幼儿认知发展的各个领域:主动学习、语言、经验和表征、分类、排序、数概念、空间关系、时间关系。这些儿童智慧发展所必需的最有效的经验主要是针对3-5岁幼儿的。各领域具体的关键经验为:
1.主动学习方面的关键经验
让幼儿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探索
通过直接经验来探索关系
制作、转换和组合物体
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和进行活动
获得使用工具和设备的技能
使用大肌肉进行活动
让幼儿自己做事,解决日常问题
2.语言运用的关键经验
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有意义的经验
描述物体、事件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用语言表达情感
由教师把幼儿自己的口头语言记录下来并读给他听
从语言中获得乐趣:念儿歌、编故事、倾听诗歌朗诵和故事讲述
3.经验和表征的关键经验
通过听、摸、尝、闻来认识物体
模仿动作
把图片、照片以及模型与真实的场景与事物联系起来
玩角色游戏和装扮游戏
用泥、积木等材料造型
用不同的笔绘画
4.发展逻辑推理的关键经验
分类
探究和描述事物的特征
注意并描述事物的异同,进行分类和匹配
用不同的方式使用和描述物体
描述事物所不具有的特征或不归属的类别
同时注意到事物的一个以上的特征(如:你能找到既是红的又是木头做的东西吗?)
区别“部分”和“整体”
排序
比较:比大小、轻重、软硬、长短、高矮、宽窄等
根据某种特征来排列物体,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哪一个最长,哪一个最短等)
数概念
比较数和量
用一一对应匹配的方式来比较两个数群的数量(如:篮子里的苹果的数量和小朋友的数量是否一样多?)
点数物体和唱数
5.理解时间和空间的关键经验
空间关系
装拆物体
重新安排一组或一个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并观察由此而产生的空间位置的变化
从不同的空间角度观察事物和场景
体验和描述物体的相对空间位置(如:在中间、在旁边、上去、下来、在顶上等)
体验和描述物体和人的运动方向(如:去、来自、进去、出来、朝向、远离等)
体验和描述事物之间和地点之间的相对距离(如:靠近、邻近、远离、紧靠、相隔、在一起等)
体验和表征自己的身体:有什么样的结构、身体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学习确定教室、幼儿园以及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位置
理解绘画和图片中所表征的空间关系
识别和描述各种形状
时间
制定计划和完成计划
描述和表征过去的事件
用语言推测将要发生的事件,并为此作好适当的准备
按信号开始或停止一个动作
识别、描述和表征事件的顺序
体验和描述不同的运动速度
在讲述过去和将来的事件时学习使用惯例的时间单位(如:早晨、昨天、小时等)
比较时间的间隔(如:短、长、新、旧、年轻、年老、一会儿、长时间等)
注意观察把钟表和日历当作时间消逝的标记
观察季节的变化
上述49条关键经验并非是零散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海伊斯科普课程任何实际的教学、学习活动中,它们都综合为一体,而不是以孤立的形式让幼儿来学习和运用。所有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儿童的主动操作物体的基础上,也就是对物体操作的主动性经验的基础上,换句话说,其他领域的关键经验的获得必须建立在儿童的主动学习关键经验基础上;而与言语和非言语表征有关的经验能进一步丰富这种主动性经验。因此,与空间、时间和逻辑概念有关的经验必须建立在主动的、具体的经验的基础上,而言语和非言语表征可用来思考和解释这些经验。如在一个活动中,教师给幼儿提供不同质地的布料,如果让幼儿自己感觉或使用这些布料,幼儿就是主动的。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谈话能反映出幼儿谈论不同材料的愿望,也能反映出教师对幼儿所强调的有关分类、排序、空间及时间关系中的关键经验。幼儿也可能通过非言语形式,如象征性地用布料来包裹东西来表现他对这一经验的思考。
(二)课程组织的主要原则
关键经验是海伊斯科普认知发展课程的核心,每一种关键经验都能通过适合儿童不同发展水平的多种活动来实现。关键经验不仅是儿童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所要发展的能力,也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制定教学计划及目标的主要依据。这些关键经验可用来为全体幼儿计划活动,也可为个别幼儿的活动计划提供参考。可以说,该课程的一切都是围绕这49条关键经验而展开的。在根据关键经验安排活动,帮助幼儿主动学习时,海伊斯科普课程遵循了以下的原则:
1.从具体到抽象
让幼儿对真实、具体的物体进行操作、感知,当幼儿熟悉了那些物体或事物后,就可以在这些事物不在眼前时重现出来,因为对事物的具体操作动作是幼儿言语表征、非言语表征及逻辑思考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2.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总是先进行简单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他们的动作复杂化。儿童的主动学习是简单的行动不断地组合、协调而变得复杂的过程。这些动作将逐步内化,从而构成头脑内部富有逻辑性的思考。
3.从此时此地到彼时彼地
幼儿空间、时间概念还没有形成和发展起来,因此幼儿的学习应该从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开始,否则他们就会感到难以接受与理解,从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就不会进行主动学习了。对幼儿的教育应该从他们眼前的事物入手,然后视幼儿的发展情况逐步引入不在他们眼前,但又能为他们理解、掌握的事物。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把这些关键经验放在许多不同的活动中,使每一条关键经验能反复出现,因为它们并非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检查一下是否达到就行了,它们更像维生素和其他的营养——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对于良好的“智力营养”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