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识分子 DAY5/10

# 智识分子 DAY5/10  *2017/3/13 * @洛洛

今天忘记把书带回家了,但是怎么着也决定要看完,所以赶紧在网上下了电子版继续看。今天看了《智识分子》的第三部分“智识分子的十八般武艺”的五篇文章。第三部分呢主要是起一个库普的作用吧,就是在几个方面扩大下你的知识面和视野。

第一篇文章 《为什么高考作文题目是可预测的?》

因为高考作文的目的是服务所有考生,为大学招生所服务,所以必须照顾到所有层面的考生。这就意味着它的作文题目必然是符合大数据的,它要让每个层面的人都有话可说。这个思考角度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不过我那会儿高考的时候哪想过这些啊,什么作文的我都没研究过,压根也不太怕,好像就是因为我还是比较喜欢写作的,但是系统写作训练很少,就是爱自己瞎写写,然后爱看书。

第二篇文章 《大数据带来的主题军备竞赛》

还是讲百度使用数据分析对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预测准确率很高。为啥?还不是顺着上个主题说吗,因为不管啥主题,其实都是可以套用相同的素材的,有着固定的套路。这也是为啥计算机能根据大数据预测题目的原因呗。我觉得这道理挺浅显的。

第三篇文章 《大尺度和硬条件:四万年来谁著史》

大概就是讲的,看待一件事情的角度和尺度很重要。从宏观和微观来看同一件事情,层面完全不一样。

尺度,是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

大尺度和小尺度,尼玛天差地别。有时候想想宇宙多大啊,自己多渺小啊。有时候又想想生活多艰难啊,咋那么多烦心事呢。这当然是我的感慨。作者的描写显然高大上得多。大概就是讲硬条件,不管是环境还是人,决定了一个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我们人类,其实就是被硬条件给限制左右的。其实这篇文章还是挺值得一看的,里面有段话让我想起了以前很喜欢看的一组图。那组图是对比地球和宇宙的各大行星和星系的大小,循序渐进,你看着看着,突然就觉得自己的那些小破事根本就不是事儿了。瞬间就崇高了起来,心气儿就开阔了起来。所以说,人丑就要多读书。不然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无知。

第四篇文章 《技术左右天下大势》

大概就是讲技术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因。而技术源于创新。讨论了一下技术出现的原因、演变过程和造成的结果。技术是不可阻挡的。

其实最近会觉得看了越来越多的书之后,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清晰。以前总觉得历史、政治、文化战争、书本里的人物遥不可及,和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现在看书的时候会想,诶,这个人不就是才200年前的人物么。这个人就是比我外公早出生几十年而已诶。这些人物顿时变得没那么遥远了。仿佛自己也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当你有了代入感之后,你对一切的认知又都不一样了。

学无止境,加油。

第五篇文章 《一点实用主义的学英语心得》

这个文章大概就是崇尚的自然学习法则。啥意思,就是他鼓励你学英语甭管他的困难程度,就一鼓作气往前冲就对了。一鼓作气背单词,背完单词看原文书,就看当下流行的英语母语的人会看的书,看到不认识的单词就查,当你这样看了第一本原文书之后,第二本第三本就会轻松很多了,把这样的阅读培养成习惯,英语自然就成为了你日常使用的技能。

你会对各种英文说法的使用场合和合理性建立起一个基本感觉。这个基本感觉有点类似于哲学家说的“tacit knowledge”,也就是“隐性知识”——人人都知道社会约定俗成都是这么做,科室没人把它写成明确的规则。

我还是挺认同这个观点的。学英语的目的就是要用!这个许岑也是推荐这个自然学习法。我可能也是被说服了。所以,继续加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整理自豆瓣书评 智识分子:一种新内涵,一种新主张 以我的理解本书主要是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新思维来揭示现代社会的...
    小畅写程序阅读 1,228评论 0 5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812评论 25 709
  • 4月18号生日这天的晚上睡觉前,小顺又跟我说:“我想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我说,现在你就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啊。...
    dearaxin阅读 192评论 0 0
  • Untiy模型、贴图制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模型制作规范 当一个VR模型制作完成时,它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包括场景尺寸、单...
    HYZOR阅读 131,505评论 0 17
  • 李刚_e4bc阅读 33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