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终其一生你只是个平凡的人,你会后悔吗?这是奇葩说第六季收官之战的辩题,辩论十分精彩,看完辩论我思绪万千不吐不快,也不禁反问自己。
1
如果终其一生我只是个平凡的人,我会后悔吗?
如果到了生命尽头我仍然自认平凡我想我会后悔!当然可能即使是不平凡也会后悔吧!毕竟“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人们往往对未得的东西充满美好的想象,甚至会忽略得到他需要做出的牺牲。
“终其一生”这个词听起来就充满了不甘,在命运路口选择了一条路,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对另一条路充满想象。
选择从来都是有代价的,我们所放弃选项的无限可能就是代价之一。在中考前我放弃了美术,也就放弃了成为一个画家或者一个绘画从业者的可能,高考前我没有选择师范专业也就放弃了当一名老师传播知识的可能。而我坚持的也并不是我一直坚持的,不过是一个个路口一个个选择自然而然的到了这里,任何一个选择的改变都将是截然不同的人生。而现实没有“平行宇宙”我们只能体验一种人生。
所以才有遗憾,所以才会后悔,我会没有遵从内心,好好思量就选择一条看似安全的路。后悔没有珍惜你在身边的日子总觉得未来的日子还有很长。我后悔没能坚持爱好成为画家留下不朽的作品,后悔没能坚持内心的向往教书育人改造灵魂。
见过几次生离死别,我知道终其一生,无论我平凡与否我都会后悔,可能仅仅是想见的人没有见到,想说的话还没说出口。有想做的事还没来的急做。后悔是因为对这人世还有牵绊,对爱的人还有牵挂。而这不正是生命该有的温度吗?
2
如果终其一生我只是个平凡的人,我会因为平凡而后悔吗?
在《对不起,我可能不能拯救世界了》我曾写到过:没人知道平静的墓园里有多少伟大的思想长眠,没人知道平静的夜晚里有多少可爱的梦想在沉睡。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不甘平凡的梦想,至少是曾经有过。
可终究我们还是要和平凡和解。人的一生到底该追求什么?曾经拥有财富、名望和无数追求者的悉达多,最终选择皈依沙门寻找本源。风流才子李叔同精通诗词书画,音乐表演,其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令人叹服,最终也取法号弘一法师皈依佛门。
也许“跨过山和大海,穿越人山人海,拥有想要的一切,最后发现平凡才是最终的答案。”
只要曾经爬过那心里想着的山,在念念不忘的海上扬过帆,答案就已经不再重要了。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讲: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
3
如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后悔,不会是因为平凡,可能是因为软弱,失去了太多选择。
坚持不凡所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坚韧不拔的努力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社会对于特立独行者缺少应有的宽容,内心的孤独和舆论的暴力不仅仅会夺走梦想有时候甚至能夺走生命。
在成功学盛行的时代,或者说在任何时代。群众对于失败者缺少应有的同情。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电击实验,结果证明长的丑的和流浪汉在被电击时,被试更多的觉得这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原因导致的。人性的弱点导致人们在别人失败时归因,总是偏向于内因,觉得这都是应有的结果。“你看我早说过吧他……样,是不行的。”
在佛系的时代,或者说任何时代。软弱的人因为害怕失败而给自己设限,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外因。例如:上学时即使是学霸也会在考试前后说“我一直也没复习”,“我考的不好好几道题没答上”,在一些工作开展之前说“我根本没准备”
木心在《素履之往》中举过这样的例子:
新逮到野马,驯师拍拍它的汗颈:“你要入世呀!”他说:我已经告诉大家我要堕落了,怎好意思就这样上进起来呢。
是啊怎么好意思呢,野马那么在乎马群的看法,而马群又那么不在意自己的看法。
4
人性本就是平凡的,有光明也有阴影,无论面对平凡还是不凡,我们都该温柔的对待自己,更该温柔的对待他人。
平凡并不意味着妄度一生,最后用詹青云引用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话结尾:人的一生有大的不朽和小的不朽,大的不朽是人们对你言必称名,许多毫不相干的人记的你,而小的不朽,不过是爱你的人,自然记得你。
苏生书声,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