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读书,起猛了,先讲两个故事吧:
一人向肉贩买肉说:请切一块上等肉。
肉贩随手切下答道:请问哪里不是上等肉!
小孩在庙边撒尿,和尚骂道:哪里不去尿,竟跑到佛地来尿。
小孩反问道:哪里不是佛地?
昨日翻朋友圈看到王军兄说市场买菜:
路过一白菜批发摊,听到老板娘报价7毛。
询价想买点,结果老板娘报价9毛。
转头就走。
听到老板娘嘀咕一句:人家大饭店,买得多才是7毛!
逛了一圈后发现白菜价格完全不统一,有报价1块2,还有报价1块5的!
几点感悟:
1,价格优势掌握在大户手里。
当量上来了,
就算看上去亏钱的单品最后靠流量也挣钱。
因为他来买白菜可能顺手买点别的。
客大可欺店。
2,做什么都能赚钱。
只是看你愿不愿意去做,
饿死的基本都是懒死的人。
在中国,货真价实就能赚大钱。
因为骗钱太容易,货真价实还不是主流。
3,产业链很重要。
零售1块5的白菜,大单团购卖7毛,
零售商赚取1倍以上的利润,
除去大批发商的至少50%的利润,
批发商的成本大概4毛5,
从菜农到我们手里,涨价300%。
说明做产业链很重要。
单纯生产原材料利润太薄。
货真价实的本质是你是否拥有定价权!
3,价格不是问题,关键看位置。
0.7-1.5价格的白菜,
通过长久观察,各种价格都有人买,
关键看在哪个位置,什么人卖,新鲜与否。
只听说过货比三家,
没听说过价比三家。
比价,是那些自以为聪明的笨蛋才干的事。
所以,把产品做到极致,
做到你自己无法做到更多或者更好,
其他的一定会纷至沓来。
4,规模感。
摆的堆头越大,菜品越多,来的人越多。
说明规模感对于生意很重要。
5,货比三家。
老古话说货比三家是对的,以后买菜还是多问两家吧。
或者老板看你年轻乱报价呢。
6,行业深耕。
熟面孔不管量大小都能拿到合适的价格,
但是你生面孔肯定拿不到最好的价格。
说明在行业深耕会产生声望!
如果人们不是怀着好奇、尊敬、渴望的心态来买东西,
他们就会挑三拣四,他们就会主要看价格…
比如淘宝。
常言道:货比三家。
你没听说过价比三家吧!
做出受人尊敬的产品,那么价格就不敏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