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就到了暮春时节,整个春天繁花都在静静开落,叶子也是悄悄秀出嫩芽。向来喧宾夺主的人们,终于把春天还给了春天。好久没来简书,趁着“世界读书日”这个由头,就写写经历的一些事情吧。
一月份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莫泊桑
农历新年的年底,公司的事情总是扎堆儿出现,忙得不可开交,竟这么轻易地把我在简书的日更目标打破了。1月22日,我买好火车票准备回家过年,提前一天收拾好行李。第二天想着上半天班,下午请假就去赶火车。我的同事跟我讲,“你回家是坐火车,一定要小心啊,一定要戴口罩,据说这个肺炎很严重。现在药店都买不到口罩了,你要是没有的话,我明天给你带几个到公司。”朋友也打电话叮嘱,一定要戴口罩。周围的朋友,总是很温暖地关照我。
很久没有乘坐高铁出行,竟然不知道只要单凭身份证就可以进站了。在自动售票机上取高铁票,也不像往常取出来的是纸质票,而是一个消费凭证,我像很多人一样,都是满脸狐疑。更为奇怪的是,普通列车的票却可以取出来。我疏忽大意,取了两张票(一张高铁,一张普通票),我只拿到一张凭证,没等到普通列车票打印出来,我就拿着凭证先进站了。是的,我鬼使神差地第一次弄丢了火车票。
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家都各自忙活着,谁也不去顾着谁。我虽然一直觉得这件事情有问题,直觉告诉我应该返回去再去找找那张票,但在弟弟电话的催促下,我还是存着侥幸心理,先进站了,因为我觉得,即使打印出来了也是一张凭证罢了。事实证明,我却错了。当我再去另一个自动取票机取票的时候,给我的提示是,我的普通列车票已经取过了。
我和弟弟吃完东西后,离开车还有一段时间,于是我决定去窗口办理火车票挂失。从上大学坐火车开始,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丢过火车票。挂失补票的流程自然也不是很清楚。其实很简单,先买一张新的火车票,然后在所乘列车上去找列车员,开具遗失火车票的证明,下火车后拿着开好的证明和新买的火车票,在目的地火车站办理退票手续,加收2元手续费。
火车拥挤得像塞满馅儿料的饺子,撑破了皮,在热水滚滚的锅里,不安分地搅动着翻滚着。我的车厢在13号,办理证明需要赶往11号。虽说只需要经过两节车厢,但这条路却不好走。凌晨一两点,正是大家熟睡的时刻,火车的座位和过道自是无法与自家舒服的大床相提并论,虽说如此,大家还是东倒西歪,鼾声四起地睡着。实感抱歉,惊扰大家美梦。于是,我专门跟着到每节车厢巡视的列车员一起走,这样免得可以省去两次的叨扰。
大概走了10分钟左右,一切还算顺利,列车长拿着我的证件和新的火车票,很娴熟地把证明开好了,我也终于舒了一口气,又经过重重阻碍,从11号车厢走到了13号车厢。当我坐下来,仔细看这个证明的时候,我才发现列车员把我的名字、身份证号码都写错了,我感到很纳闷儿,这也会出错。但我也别无他法,只好再硬着头皮,又一次“穿堂弄巷”,跑过去让列车长重新开具证明,列车员也很难为情,笑着给我道歉,仔仔细细地核对了几遍,才把证明给我。而我这次也学聪明了,把所有信息又核对了一遍,无误后,才拿着它回到座位上。
1月23日早上,五点多到站,窗口停止提供服务,要等到9点。于是,我决定先回家,吃完饭再来退票。和弟弟一起,叫了滴滴打车,这么多年来,我还真的没见过如此大的雾,能见度不足一米。给司机额外加了钱,才把我们送到村门口。总感觉一路上都是磕磕绊绊,说不太顺利吧,也很顺利。毕竟,我们都安全到家啦~
二月份
“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关着门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回到我的书桌旁,一边深思一边细嚼慢咽,紧接着又马上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卡夫卡
疫情日趋严重,每日一大早醒来就是看最新的数据。村里干部也忙碌着,把大卡车、挖掘机也都堵在村口,防止病毒入侵。每家每户发口罩和消毒液,每日在大喇叭的熟悉广播声中醒来。村里也异常地安静,路上的行人也少之又少,难得看见一片没有脚印的雪地。
没有了走亲访友,没有了拉家常,大家都好像闷得慌。庄稼人坐不住闲不住的秉性,这时候显得尤为明显,总是想要干活做事情。但无奈,这样的情形,大家也都不敢轻举妄动。每日惶惶恐恐,讨论讨论确诊数据,离着老远打招呼,也就出门买买菜。
一有点儿风吹草动,就传遍了大街小巷。“邻村的从武汉赶来过年的男孩子在发烧,整个村子都封了,不要出门了,太可怕了。”经常听到这些骇人听闻的小道消息,也不知是真是假,但大家都还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把它当真了,就防着那个“万一”呢。
我每日就是晒晒太阳,看看书,下下棋,听听英语,陪父母打牌消遣。饭到点儿父母就准备好了,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只管吃喝。这样的日子,真是幸福。工作这么多年,已经好久没有福气放寒假了,这次足足在家里待了一个月,很是满足。
原本2月初买好了返程票,由于铁路停运,不得已只好退票改签,之后又被停运。最后定于2月21日订了飞机票。下飞机后,坐地铁回家。地铁上竟空无一人,可以想象得出,那段时间,大家几乎是无事绝对不出门的状态,因为上地铁的基本上都是从机场直接下来的。每到一站,也鲜有人上车。
回到住所,需要隔离14天。没有出去小区,外卖快递都放在小区门口的货架上自取,度过了14天,幸好从家里带了很多吃的。14天后,终于办好了小区的出入证,战战兢兢地去超市买了菜,开启了较为正常的生活。
这段时间,原本有太多故事可以写,太多感想可以悟。但我还是放纵了自己,沉浸在每日的幸福和快乐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人间烟火,不失为一个好作品。
三月份
“我能在风中站稳,是因为我不是努力尝试站在风中。风就是风,人能受得了地面上的阵阵狂风,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风。它们没有区别,不同的是头脑中怎么想。”——塔拉
3月13日,今年返程后第一天开始正式上班。久违的安静气氛和熟悉的同事面容,把我一下子拉入了工作状态。工作还是一如既往地忙碌,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我开始了挤地铁看书的生活。在地铁上看完了《Educated》,讲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非虚构故事。
没有经历过教育洗礼的灵魂,有时候更加纯粹。对我们而言,很多词汇司空见惯,我们的理解也可能只是从老师的只言片语或者是严加鞭挞中学到的,更可怕的是,这些理所当然的东西,我们大多时候都不再进行反刍思考,而一味地让别人的思想懒惰地停留在大脑中,当某人提及,我们都不带任何思考地反应出来,这也许效率很高,然而从某种角度而言,也限制了我们的思维广度。
有信仰和敬畏之心的灵魂,它的力量无穷大。这其实也是一种教育,我们时常觉得这是一种文化上的约束,实则我从这个故事里,反而读到了这种信仰的力量,它会让人敬畏,从而约束自己做出一些常人无人能及的努力,从而达到另外一种高度。实难想象,一个从未上过学,不知道如何看书考试的人,可以在信仰的影响下,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
世俗的我们,想法有时候也很世俗。受困于想象,而不能纯粹地享受和征服。我们的力量被教育限制了,我们头脑中的恐惧是我们想象中的恐惧,而真正的恐惧定义为何,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能纯粹地看待事情,而不是反复加入主观思想面对事情,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恐惧。
风,就是真的风,然而你头脑中的风,却不是真的风。教育的意义,不在于你获得了多少学分和证书,真正有意义的是,让我们在面对事情的时候,能够直击本质,不掺杂过多的表象,从而迷惑自己的双眼和内心。
四月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董其昌
无意间,才知道我们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后面居然还有好几句。初次听到,心情很激动,感觉像是捡到了宝,见到了谁都想问一句,“你知道这句话后面还有什么吗?”有时候,我们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让我们止步于此,不再继续前进下去。
读书的意义在于让我们不再满足于这种止步,反而会催促我们读更多的书,参悟更多的道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宽阔,让我们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局限。一个句子,出于一人之口。那么,这又是何许人也?可能是我会接下来问自己的话,然后循着这样的思路,我就会去不断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越读越觉得自己鄙陋无知。大千世界,好的书籍不计其数,汗牛充栋。徜徉其中,会浸润你的心灵,抚慰你的伤痛。
常常废寝忘食地看书,读到精彩之处,不禁惊叹万分,且不说深邃的思想,就单单遣词造句、文章布局等就能带给我极大的震撼。“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这句话道出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也道出了虚怀若谷,方能长进的启示。这可以作为看书的状态,也可以作为做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