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尽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南朝江淹年轻时以诗文见称,人称江郎。晚年诗文缺乏情韵,人们说他才尽了。
我今天说的是“张郎才尽”的故事,“张郎”指的是张先生,“才尽”指的是,他为我拍出好看照片的才能。
张郎当年
想当年,20多年前,我俩刚在大学里相遇的时候,我爱照相,年轻的张先生找同学借来相机,再省吃俭用买来胶卷。
周末,我俩跑到洛浦公园、龙门石窟去照相。洛浦公园的油菜花地里,张先生为我拍出了“她在丛中笑”的浅笑盈盈。
龙门石窟景区边的小土坡上,张先生为我拍出了飒爽英姿的爽朗大方。
龙门石窟旁的小水坑里,照片上的我,站在石头上噘嘴,青春洋溢,如孩童般可爱。
细心的你可能要问了,我们为啥都是在龙门石窟景区边拍照?原因很简单:没钱,太穷。上文都说了,相机是借的,10块钱一卷的胶卷,都是省吃俭用买的。
别看我们穷,但我们拍出优秀照片的心思,可是大大的富裕。张先生无师自通地懂得采光、构图,耐心地指导我摆造型,认真地找拍照的角度。
我则是安心当起了张先生的模特,在镜头前尽情挥洒青春的激情。
就这样,我俩当时拍出了不少好看的照片。时至今日,我看当年的照片,都不禁感慨,拍的太有感觉了,拍出了我心中想呈现的那种感觉,美到心窝里去了。
当时我觉得特别幸运,能遇到这么一个会拍照的男朋友,那我也太幸福了吧!
要知道,这还是当时一台普通的胶卷相机,年轻的张先生就拍出了大片既视感。
以后要是用了好相机,那还不得把我拍成“绝代佳人”了?我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偷着乐吧我!
不复当年
结果,没想到,我猜对了时代发展的趋势:相机的像素越来越好,使用越来越方便,技术越来越高级;
但我猜错了张先生的发展趋势:他的摄影技术退步了,不是小退步,是一日千里的退步。
叫我想想,刚结婚那会,我们用的是带屏幕的数码相机,张先生的摄影技术还算中规中矩。后来,开始用手机拍照了,摄影技术越来越“傻瓜化”,张先生的摄影技术却开始退步了。
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他的退步,只见他还是那么热心为我们拍照,而且表现得更为专业。
只见人家拿着手机,时而踮起脚尖,对着你头顶拍摄;时而蹲在地上,把手机拿的接近地面,对着你鞋底拍摄。
尽管镜头前的我一脸懵,但咱也不敢问,张先生的表现实在太专业,这多问一句,咱都感觉在质疑“大师”!
算了,就对着镜头傻笑吧,等着看“绝世佳作”就好!
张先生拍好了,招手喊我过来看照片。我一看,有点懵。
这一张照片,我头大身子小,有“泰山压顶”之感;这一张,我腿长2米8,有“我是泰山”之感。明白了,对着头顶拍出来的是“泰山压顶”,对着脚底拍的是“我是泰山”!
张先生看我愣住了,以为我被他的高超技艺震撼到了,得意洋洋地说:“咋样,拍的有艺术感没?看,这张,你腿多长,符合你要的显高显瘦的要求!”
我悲愤地说:“我是要显高显瘦,不是要成为一座山!”
张先生被我的悲愤吓到了:“我觉得我拍的很有艺术性呀,这才是艺术,你咋欣赏不动呢?”
我无语了。好吧,我承认,你的艺术,我欣赏不动。再说一遍,我不要艺术,我要普通的人类照片。
下面请欣赏“张大师”作品,这匪夷所思的构图,这莫可名状的取景!明明是欢乐出游,结果拍的像不像黄土高原上等待救济的灾民?
大家可以想象到,听到张先生欢呼说拍出了佳作,我一路狂奔,然后看到作品,我从开心到绝望的“心情过山车”吗?
就这样,我们这一对曾经无比默契、互相欣赏的拍照搭档,在以为可以迎来更好合作的时刻,突然互不理解,分崩离析了。
我开始还以为我们的隔阂是暂时的,我也曾经不停地让他再试一次,也不停地沟通交流。但结果是,我们更加互不理解:我觉得他故弄玄虚,他说我审美平庸。
这样突如其来的不默契,让我们之前的默契显得那么的不真实。
在我俩省吃俭用买胶卷的时候,他为我拍出了“艺术大片”;在我们俩买来手机拍照的时候,他为我拍出了“艺术大片”。(感慨一下,中文的博大精深!)
好吧,看来我们也是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呀!
好吧,合作不成情意在,为了家庭和谐,我果断决定换摄影师:小张同志。别看闺女年纪小,拍照时的构图、采光水平那是无师自通。哎,这咋跟当年的张先生一样呢?哈哈!
张郎今天
我为啥今天突然旧事重提了呢?是因为,我俩今天上午去洛浦公园走路了。我看春光明媚,就狠狠心,让张先生给我拍两张照片。遥想当年,在这里,年轻的张先生可是给我拍出了“花仙子”的美照的呀!
因为我一直无法理解人家的“艺术”,人家开始还不愿意拍。我好言相劝,并且手把手指导选景、构图、采光,并亲自示范拍了两张,说:“你就站在这里,按快门就行。”
我也是醉了,20年前,他可是指导我拍的,风水轮流转,20年后,我指导他拍照。
人家拍了,我看了看,还算不错。见我夸他,张先生来劲了:“来,我给你拍几张,你选的这个背景不行,采光也不好!”
然后,“张大师”屈尊给我拍了几张,我一看,妈呀,你拍的真好,以后不要再拍了!明明我指导他拍的那几张,是春阳明媚,他说采光不好;他来了两张,妈呀,乌云遍布!
说句真心话,这几张拍的其实已经比较“接地气”了,至少照片中的我是个“正常人类”,但其他的,我真的只能“此情可待成追忆”了!
“江郎才尽”的故事还有后续,说江淹“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
翻译一下,是说,江淹做了一个梦,梦里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借给你多年了,该还给我了。江淹就从怀里掏出一只五色笔还给了郭璞。然后,江郎就才尽了。
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真的好奇怪,张先生的摄影技术,就好像一下子被收走了似的。
张郎说:我没有才尽
当年,这只是传说故事,我俩分析了一下“张郎才尽”的原因,觉得可能有以下几个:
一,张先生在摄影技术上没有继续投入,荒废了才华;二,当时张先生对我“有利可图”,特别卖力;三,我这个模特也在岁月中改变了模样。
听完我的分析,张先生先点头,后摇头:“我觉得我没有才尽,我拍的很好呀!”
看着张先生的自信表情,我真的有点怀疑,是不是我的审美出了问题,人家才是不被凡夫俗子理解的“大师”!好吧,我反思反思!
还有一件事比较关紧,春日苦短,回头,我找小张给我拍几张照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