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楼梯情况
不知不觉走楼梯一个星期了,以前想起25楼就头大,但这次领了任务却很欢喜。因为我知道里面有解决我的问题之道。
因为欢喜,所以并不觉得难完成,平时工作日住在单位大院里,节约早上时间,避免上下班开车。为了完成任务,我住家里,每天开车上下班。
开始想的就是这一周不坐电梯了,上下就楼梯。但因为按电梯的惯性太强,一不小心就入了电梯厢了。但保证了每天一个上下楼。
从第一天的走走停停,到现在不停顿匀速上下。
从第一天的腿发颤,到现在的酸累之后快速恢复。
感觉经历了欢喜-投入-失控-决心的过程。
过程中除了第四天,都不忘初心,边走边专注体会与女儿相处的点点滴滴,体会上下的感觉。第四天背道德经上下,发现走起来太轻松,打住了。
二、感受
对上下之道有了一点触碰;
工作生活学习中侧重我自己的自信提升,感觉平和了不少;
对女儿的信心大增。
三、七天感悟
第0天(6月16日周四):
早上老师指出了我的问题,我自己不自信。
感悟很多,需要消化的也很多,需要好好的体会一下。
但首先确认的是要爬楼梯。我内心认为不在意孩子的成绩,但大脑想的,不可靠。我要去体会下上上下下楼梯的感觉。
所以,决定没有特殊情况,不坐电梯。用身体的感受明晰内在。
第1天(6月18日周六):
当下定决心做真正的母亲时,发现女儿心气很高,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又一次次地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女儿真的比我有力量。需要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的是我的内心。
今天开启爬楼梯,两次出门,刚才才想起第二次回家拿着物品直接坐电梯回家了。直接的感受是腿一直腿发颤。
第2天(6月19日周日):
今天一天都在处于一种特别的状态,晚上的精神大餐让参与的人都吃了个够。我因为注意力在文字的记录上。对内容印象不深,但有了其他的感受,我想,以后文字与内容同时吸收也不是不可能。
“一定要告诉孩子,要为你任何的得到做出十倍百倍千倍甚至万倍的付出,千万不要有贪便宜的穷人思维。”
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爬楼梯第二天,下楼一次,走下楼梯,回家后才想起习惯性的按了电梯上来了。赶紧下去走上来补起。发现10分钟就可以走上来。走上来会出汗,腿发颤。
走路体会女儿状态的起伏,我能接受吗?肯定的。女儿是非常优秀的信念越来越强了,晚上吃了女儿做的蛋挞皮烤的披萨,她已经很久没下厨了。真的仿佛能量意识相通。
第3天(6月20日周一):
疲惫感强,眼不舒服。这个时候还做什么呢?允许自己休息,休息了并不轻松,累是识蕴在作用,肉体是感受不到的。
根据过去体验,放纵口腹之欲过后心里也是负担,把时间用来让自己沉浸不去按计划完成既定任务过后有一丝后悔。重要的还是心的感受,人有贪嗔痴慢疑,有情绪起伏,在迷茫中是停止不前等迷茫自然消失,还是按心中方向继续前行?我感觉,想去欲还本,还是走起来好。
今天走楼梯第三天,早上送女考试,不自觉按电梯下楼了,傍晚回来手提东西多电梯上楼,后在疲乏状态下还是完成了一个走上下楼梯的过程,以上感悟感恩于走楼梯。
才才老师说:能量低就补能。先生的闲聊被我打断了,我需补能,写完已补好。
第4天(6月21日周二):
背诵不强制自己录音了,这样可以开车走路时,走楼梯时心里默背,完成更轻松。
发现背道德经上下楼梯虽然会冒汗,但累感少多了,想起上次走路背起来走着也很轻松,时间过的快。看来老子在助力我。
今天早上上班忘记走下楼,下班回来完成2上1下。背着道德经走得太欢喜了,估计就会当成任务完成,还是要体会上下的感觉,不能为走而走。
走上走下是我反思我过去“教育”孩子的机会,珍惜。
越发意识到忏悔的重要,
长长的楼梯就是我的忏悔道场。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第5天(6月22日周三):
几年前上班是混起走,做了好多自己的事情,没觉得忙。现在上班就干工作,还有忙不完的事。其中的道道在哪里?
今天早上上班又忘记走下楼,下班回来完成2上1下。
今天吸取昨天的“教训”,就专心走楼梯。给自己一个将上下楼梯与过去和孩子相处及孩子的状态/成绩连接的机会。于是,感觉到了深深地愧疚,心疼孩子!孩子的天性、求知欲甚至求生欲都被我干扰得不行了。
忏悔!向我过去生生世世伤害的众生、为我做过的错事忏悔!向我对女儿造成的干扰和伤害忏悔!我错了!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重拾希望,走到谷底(地下二楼),重新出发,向上攀登。匀速不停歇地走上25楼家里。我和一切将会有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新的未来!
第6天(6月23日周四):
早上时间紧,都会忘记走下楼,今天仍然下班后2上1下。
将老师当时指导我的音频听了两三遍,老师纬度高,当时有些没明白。有些终于懂一些了。
为何折腾走楼梯?因为过去有太多张口就来,只要求孩子。过去折腾孩子,现在老师折腾我。其实老师不知道的是,折腾我一周走楼梯远抵不了我对女儿的折腾。
为何孩子不自信?因为我不自信,以前还不相信我自己是实现不了的指望女儿实现的人,但我对自己的不满让我去挑孩子的不足,不就是要求孩子吗?心念里是否定。
先做好大拇指?就是先做好母亲,母亲是什么?是大地,包容,接纳,容忍,宽阔,无分别,无评判,无指责,无抱怨……
老师的道,走第六天才刚刚明白一点。
继续加油!
第7天(6月24日周五):
今天早上等电梯时记起要走下楼,下班后接到女儿,女儿帮我把物品带上,让我完成了一个上下。
体验累的感觉,知道累过有畅快。
谁不是上上下下呢?我们去上学上班买东西必须要下楼才能完成目标。然后再回家休息。
如果家住的矮,上学上班买东西等就要去上,完成后,再下来回家休息。
上下,下上,上下,有区别吗?好像没有。
没下怎有上?没上怎有下?
作用不同而已,作用取决于需求。
犹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没有好恶之分。
可,父母为什么看到孩子成绩降低就愁,提升就喜?
看到自己被重用就高兴,被贬低就悲伤。
区别在哪里?这是不是一个上下之道呢?
成绩不可能一直提升,一个人不可能无限被重用。
或许是因为太执着于表面,该看看背后的东西。
上下楼梯并没有被“上下”干扰,是冲着上下的目的去的,比如上班了,上学了,买东西了。
而看到孩子成绩的上下,状态的高低,却因“上下”起烦恼了。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呢?
现在起码知道有一条:
唤醒我!
四、后续
为加深印象,继续走一个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