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应该属于第一种商业模式:一份时间出售1次。所以我对于如何优化这种个人商业模式很感兴趣。
最近一两个月以来,我的工作不是很在状态。可以说,2017年整个一年,我都在拼命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甚至有些是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成绩。那种状态下的我,可以说真的是在为公司打工的同时,也在为自己打工。总结起来,自己也确实从中受益良多,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最近,也许是拼了一年了,身体生理上的正常反应,要慢下来缓一缓;也许是在自己成长的同时,思想出了问题“感觉自己的价值被低估了”反映到了行为上。我觉得应该是两者兼而有之。
好吧,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章的内容,就让我们把这个命题假设在我是因为感觉自己的价值被低估了而郁闷的。
根据李笑来的观点,因此而郁闷是不对的。这里有两个概念需要先说明一下:“估值”和“价值”。估值不等于价值,它们之间总会有一些差异,或高估,或低估。也就是说我们的薪水,可能与我们的实际价值不匹配,这很正常。只盯着“成交价”(放到生活场景里就是“薪水”)而不顾“价值”,可定是一个巨大的错误。逻辑上正确的选择是:不应该关注“价格”,因为它只是“估值”;而应该关注“价值”,而且必须是“不断增长的价值”。所以,我们最好,事实上也必须是,关注且只关注自己的持续成长。只关注“估值”的人通常因为总处于不满意的状态、缺乏价值的支撑而估值必然逐步走低等等而不幸福。
其实,你不断成长的结果,就是终将被低估——这是必然的。从这一点上看,如果你觉得你被低估了,你应该高兴才对,因为你成长了。
理解了这一点,那么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呢?怎么优化我们的个人商业模式呢?“我们应该关注且只关注自己的持续成长”。提高效率,能并联的任务让它们并行;转变思想“从即可开始,在给别人打工的同时为自己打工”,把自己变成一个“给自己打工的人”;工作上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到一定程度才心满意足。做到了以上,我们就会完成我们个人商业模式的“升级”,变成了“一份时间至少出售2次”了。长期来看,我们的收益曲线一定会长成复利曲线的样子。原来“变成另外一个物种”的重要方法之一竟如此简单。从现在改变,期待那个实现财富自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