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基层党组织作为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筑牢生态屏障的重要保障。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各地各政府必须以更强的政治担当、更实的工作作风、更活的创新举措,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以“领航破浪立潮头”的旗帜鲜明,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服务群众 “主心骨”。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其政治功能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落地生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地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水平高不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政治生态好不好”。这要求各地各政府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深化理论学习、严明纪律规矩,确保党员干部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主动下沉一线,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建立“党员联户” 制度,将党的政策宣传到户、困难帮扶到人,让群众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治理中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要强化对年轻党员的培养,吸纳致富能手、返乡创业青年加入党组织,增强基层队伍的活力与战斗力,真正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 “领头雁”。
以“天工人巧日争新”的锐意进取,创新机制载体,架起党群连心 “高架桥”。新时代的群众工作需要新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探索利益共享机制”“拓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科技、人才、医疗、文化等交流合作”。这启示各地各政府必须打破传统思维,以创新机制激活党群互动的“神经末梢”。一方面,要构建 “党建 + 产业”“党建 + 治理” 模式,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建产业联盟等方式,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带领群众发展特色农业、文旅产业,实现共同富裕。例如,云南部分边境村寨通过 “党支部 + 边民互助组 + 集体经济” 模式,推动边贸经济发展,既富了口袋又暖了民心。另一方面,要借助数字化手段,搭建 “智慧党建” 平台,将政务服务、民生保障等事项纳入线上管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通过开展 “最美家庭”“文明村寨” 评选等活动,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担当,锤炼过硬作风,激活基层治理 “动力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作风正派、公道处事,以自身模范行动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各地各政府的作风直接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狠抓作风建设。党员干部要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动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通过推行“一线工作法”,将办公室搬到项目现场、矛盾一线,现场办公、现场解难。要健全监督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严肃查处,让清风正气充盈基层。要完善激励机制,对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一线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给予表彰奖励,营造 “比学赶超” 的干事氛围。
(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委组织部 赵非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