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时代的父母怎样活成了子女的噩梦

《红楼梦》是一部“大旨谈情”的小说。这情,指的是世情,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父母子女之情。

二十四孝讲报恩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孝顺,要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二十四孝》的故事,是所有中国人的启蒙教材。父母把一个孩子养育成人,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心力,所以孩子应该感恩。

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人们无法节育,物质又匮乏,所以孩子并不值钱,很多父母出于个人利益考虑,选择放弃对孩子的抚养。

于是,抚养孩子成为一种巨大的、可贵的恩德,所以每一个能被抚养成人的孩子都天然成为父母的债务人,应该对父母的抚养感激涕零,应该不惜粉身碎骨去报答。

这种思想后来被封建统治者拿来引伸,比喻君臣的关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可不亡,不亡则为不孝。”用父子关系比喻君臣关系,显得两者是利益共同体,亲密无间,这是统治者的狡猾之处。父子相爱是天性,君臣相知则更多是出于利益考虑,一旦利益不合,君确实可能会叫臣去死。相应的,沿着这个思路说,如果父母不满意了,也随时可以叫孩子去死。——在封建社会,这个逻辑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于是,在中国,渐渐地,亲子关系就成了利益相关的上下级关系。上下级是可以逾越的,但亲子关系是血缘决定的,永远不变,人在其中,无法逃脱,除非像哪吒那样,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自己也死掉肉身。这个意思就是,只要你不死,你就永远无法逃脱对父母无条件服从和奉献的命运。

父母的养育是一种投资,目的是为了得到儿女日后的有效回报,如果儿女不能回报,TA就不值得抚养。这一点,在《红楼梦》中,反映特别明显。

贫贱儿女百事哀

《红楼梦》里有众多的仆人,很多都是从外边买来的。旧社会,儿女被视为父母的私有财产,如果父母混得不好,家境不良,就可以随时把孩子卖掉换钱。宝玉的大丫鬟袭人便遭遇了如此命运。

“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

袭人被卖,并不是说她的父母不喜欢她,事实上,她在家里还算是很受疼爱的孩子。所以后来她家时常接她回去探亲,还想过要赎回她。她当初被卖,只是因为她最值钱!风平浪静的时候,孩子是孩子,但生活困难的时候,孩子就成了商品。

老舍说:“腰里无钱心似铁。”这是旧社会的常情。家里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先被牺牲的往往是孩子,比如《二十四孝》里,郭巨的儿子,又比如袭人。

大观园遣散十二个小戏子:

将十二个女孩子叫来,当面细问,倒有一多半不愿意回家的:也有说父母虽有,他只以卖我们为事,这一去还被他卖了;也有父母已亡,或被叔伯兄弟所卖的;也有说无人可投的;也有说恋恩不舍的。所愿去者止四五人。

可见,袭人这样被父母卖掉的孩子,绝非孤例。袭人后来拒绝被赎回家,当然有贪恋贾府富贵和宝玉爱情的原因,但也有对家人寒心的成分。在最需要被父母疼爱的年纪,却被卖去做奴隶,等到混得好了,父母却要赎回,此时年纪已大,回家也呆不了几年,又要出嫁,给父母赚一笔彩礼,却又不定被他们嫁给什么人……所以,已经被坑过一次的袭人绝不想重蹈覆辙。被父母背叛,这种创伤是终身难愈的。

高攀门第赚彩礼,也是旧社会养女儿的一种生财之道。赵姨娘和周姨娘因为嫁给了主子作妾,就给娘家赚来不少好处。除了必然的彩礼之外,兄弟们可以找到更好的差事,她们的月钱也被省下来周济娘家,她们自己也把这视为理所当然。

当然她们并不幸福。赵姨娘自称“在这屋里熬油似的熬到这么大年纪”,但是出卖自己来供养父母,是她的自觉。她自己能力有限,不足以供给娘家充足,转而还希望女儿儿子以后能“照看赵家”,真是献了青春献子孙啊!

当然,也有自觉抗拒血缘绑架的,比如鸳鸯。贾赦要讨她做姨娘,她的娘家很高兴,父母将死,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她父母将压榨她的权利转嫁给了兄嫂,所以鸳鸯大骂。

“怪道成日家羡慕人家女儿作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脸呢,你们在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就封自己是舅爷了;我若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忘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去。”

鸳鸯这番话,挑明了娘家对女儿的压榨本质,但她也只能骂兄嫂。如果是父母,她未必敢这样痛骂——不孝的名声,她背负不起。

其实,像鸳鸯、袭人家这样明买明卖的,还不算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尤老娘这样的。

尤老娘第一个丈夫早死,她带着两个女儿改嫁给了尤氏的父亲。可是尤氏的父亲也早逝了,此时尤老娘年老色衰,难以再嫁,又没有儿子,就在自己两个女儿身上打起了主意。

因为尤氏高攀嫁到了宁国府做继室,尤老娘就时常带了两个女儿来蹭好处。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引起了贾珍父子的觊觎。尤老娘居然也就顺水推舟,假装糊涂,任由他们玩弄两个年幼无知的女儿。这种行径,与老鸨何异?她自己对贾琏说:

咱们都是至亲骨肉,说那里的话。在家里也是住着,在这里也是住着。不瞒二爷说,我们家里,自从先夫去世,家计也着实艰难了,全亏了这里姑爷帮助。

两个年轻未婚的女儿,随便住到别人家去,当妈的还觉得在哪里住都一样。这是完全不把女儿的名声当回事儿了。尤老娘的眼睛里只有钱,为了眼前一点利益,不惜毁了两个女儿一生,导致她们后来都找不到好婆家,纷纷走上绝路。

与尤老娘相似的,还有金荣的寡母,为了钱财小利,默许儿子去给薛蟠作娈童。

当生活艰难的时候,亲情是经不起考验的。那么生活不艰难的时候,亲子感情就完满了吗?也未必。

来世莫生富豪家

贾雨村评价贾府,说:

“这样诗礼之家,岂有不善教育之理。别门不知,只说这宁荣两宅,是最教子有方的。”

贾雨村顶多算是贾家远亲,对其内部事情并不熟悉,能说出这个话,八成也是道听途说,这也说明贾家在大户人家中算是教子有方声名在外的。

那么贾家具体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呢?第四十五回,赖嬷嬷对挨打后的宝玉有一番话:

当日老爷小时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老爷小时,何曾像你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了。还有那大老爷,虽然淘气,也没像你这扎窝子的样儿,也是天天打。还有东府里你珍哥哥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如今我眼里看着,耳朵里听着,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像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管的到三不着两的。他自己也不管一管自己,怎么怨的这些兄弟侄儿不怕他。

也就是说,贾赦是天天挨打,贾政比贾赦乖、爱读书,但也要打。贾敬的父亲更凶,对待儿子就像审贼一样。贾珍管儿子也是这个风格。

看来贾家是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在今天的教育专家们看来,打骂孩子恰恰是父母教育无能的体现,但是在当时,却被誉为“教子有方”。

打骂孩子不需要自我学习和提升,只要宣泄情绪就可以了,子女在身体上处于弱势,在辈分上属于晚辈,所以打骂他们不会受到道德上的质疑和行为上的反抗。何乐而不为呢?

贾家辈辈打儿子,孔子说“有教无类”,贾家主张“有打无类”。但儿子们各有各的奇葩,贾赦好色,贾政古板,两人在政治上和学问上都没有建树,可见他们挨的那些打,并没有实际作用。贾家管教儿子的效果,只是看运气罢了。

这打是要从小打到大的,即便是已经结婚成家,只要父亲不死,就可以一直打下去。

清虚观打醮时,贾珍曾经当众对儿子耍过威风。

喝命家人啐他。那小厮们都知道贾珍素日的性子违拗不得,有个小厮便上来向贾蓉脸上啐了一口。

贾珍又道:“问着他!”

那小厮便问贾蓉道:“爷还不怕热,哥儿怎么先乘凉去了?”

贾蓉垂着手,一声不敢说。

自己不动手,让仆人啐儿子,故意的当众羞辱,这是做父亲的特权,贾珍不但从中品出了作父亲的权威,还得到了教子有方的名声。贾蓉作为儿子,只能承受,无论父亲有理没理。别说是这样的羞辱,就算是更大的羞辱,他也只能承受和顺从。

父亲与她的媳妇秦氏偷情,他也只能假装不知道。秦氏病重,他只急着问医生能治不能治——他心里是盼着这个媳妇早点死掉。她生病,焦头烂额的是父亲,他自己则忙着帮凤姐策划怎样捉弄贾瑞。就算是父亲要他死,他都不能含糊,何况只是夺走媳妇儿呢?贾蓉在孝顺中麻木了,看开了。他只能暗自盼望媳妇早死,自己也早点儿结束这种屈辱。

他的“孝顺”是有回报的,父亲允许他聚麀尤家两个小姨,父子成了嫖友,他自己也拿“脏唐臭汉”自慰。做父亲的成了禽兽,孝顺的儿子自然也不是人。因为不肖就是不孝!好在贾蓉无子,这种肮脏的亲子关系,终于在他这辈上到了头。

贾赦虽然也是自幼天天挨打,却还是被溺爱成了一个巨婴,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该不该,由他自己说了算,这性格与他小时的“淘气”也是遥遥应合,他只知道放纵自己的欲望,从不自律。他承袭了荣国公的爵位,他这一生,唯一的成功就是投胎很到位,之后就一直很淘气很任性地活着。

天天打他的父亲死了,他大概觉得现在全世界都应该围着他转了,续弦邢夫人是小户人家出身,不敢不听他的。他看上了老妈的大丫鬟,似乎没经过什么思想斗争就直接叫邢夫人来求贾母,这说明他感觉母亲不会太反对此事。贾母早年定然也是过度宠爱贾赦,才把他惯成了巨婴。

不料鸳鸯死活不肯,贾母也实在习惯了鸳鸯伺候,她说可以由她出钱,给贾赦买个丫头作妾。贾赦还真就花八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十七岁女孩子嫣红。

然而,肆意妄为惯了的贾赦难得遭遇此番滑铁卢,他必须要找人宣泄怒气。

贾赦想了一想,即刻叫贾琏来,说:“南京的房子还有人看着,不止一家,即刻叫上金彩来。”

贾琏回道:“上次南京信来,金彩已经得了痰迷心窍,那边连棺材银子都赏了,不知如今是死是活。——便是活着,人事不知,叫来无用。他老婆子又是个聋子。”

贾赦听了,喝了一声,又骂:“下流囚攮的,偏你这么知道。还不离了我这里。”吓得贾琏退出。

……贾赦怒起来,因说道:“……自古嫦娥爱少年,他必定嫌我老了,大约他恋着少爷们,多半是看上了宝玉,只怕也有贾琏。果有此心,叫他早早歇了。我要他不来,以后谁还敢收。”

色令智昏的贾赦,因为得不到鸳鸯,就盲目疑神疑鬼,吃起儿子的醋来,躺枪的贾琏从此一直触霉头。后来想要古董扇子买不到,贾雨村替贾赦巧取豪夺、害人坑家败产,他不以为忤,反大加赞叹。

贾琏对此不服,嘀咕了两句,贾赦就暴打儿子到卧床不起,连脸上也打破了(大概是看儿子太年轻英俊了),这不仅仅是因为扇子的事,更是那种变态的醋劲儿还没下去。

因为得不到鸳鸯,贾赦深深记恨贾琏夫妇,因为凤姐当初在求娶鸳鸯时没能发挥积极作用,贾赦故意要报复凤姐,就赏了丫头秋桐给贾琏作妾,顺便给凤姐添堵。

这种拿着子女当工具看待的想法,邢夫人也深深认同。听说贾琏抱怨贾母因为父亲求娶鸳鸯而迁怒自己,就说道:

“我把你这没孝心雷打的下流种子!人家还替老子死呢,白说了几句,你就抱怨了。你还不好好的呢。这几日生气,仔细他捶你。”

作为继母的邢夫人,还真是处处拿自己当外人,好像这世上只有贾赦是她的亲人,其他人都该为贾赦去死。连自己的老婆都这样支持自己,贾赦自然更肆无忌惮,他后来为了五千两银子,就把女儿嫁给了没根基没人品的孙绍祖,导致迎春少年早亡。

邢夫人见到贾琮就大骂:

“那里找活猴儿去!你那奶妈子死绝了,也不收拾收拾你,弄的黑眉乌嘴的,那里象大家子念书的孩子!”

在迎春被奶妈欺负时,邢夫人不但不安慰,反而埋怨:

“我想天下的事也难较定,你是大老爷跟前人养的,这里探丫头也是二老爷跟前人养的,出身一样。如今你娘死了,从前看来你两个的娘,只有你娘比如今赵姨娘强十倍的,你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反不及他一半!谁知竟不然,这可不是异事。倒是我一生无儿无女的,一生干净,也不能惹人笑话议论为高。”

显然,这是个没有爱心的母亲,没有孩子本来是她的遗憾,但她更恨的是自己没有生育、无法取悦于丈夫,于是怨恨别的女人丈夫生下的孩子,打着孝顺的旗号,让他们为自己和贾赦争脸、卖命。

当然,邢夫人只是继母,那么生母如何呢?王夫人可称是《红楼梦》中比较有爱心的母亲了,她身边抚养了四春和黛玉,迎春说只在王夫人身边过了几年心净的日子。可即便是这样一个模范母亲,也并不可亲可敬。

王夫人自己生了三个孩子,长子贾珠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十四岁就进了学,不到二十岁已经娶妻生子,然而十四岁之后并未中举。没有中举会怎样呢?按照贾府的风格,一顿打总是免不了的。

贾代儒一顿板子之后,孙子贾瑞死了;秦邦业一顿笞杖之后,儿子秦钟死了。所以打儿子才是读书人家的必需,父母只爱有出息的孩子,没出息的,打死也不冤。

贾珠是否是被打死的,书里没有明说,但是看贾政夫妇总是对贾珠之死深怀遗憾又讳莫如深的态度,贾珠就算不是被打死的,多半也是被逼迫而病死。

作为家族中唯一的略有可望者,贾珠承担了过多的压力。所以一病而亡。后来元春嘱咐父母,管教宝玉别过度,“过严恐生不虞”,不虞会怎样?自然是大哥贾珠那样。

其实贾政自己也不曾中举,他能做官,靠的是祖荫,后来外放,因为女儿做了贵妃。他在工部干了二十多年,只升了半级,营造大观园也是依靠子侄们,自己每日只是与清客们谈天喝茶,吟诗下棋,从不钻研业务。他虽然能力平庸,但并不糊涂,看出家族气运衰微,需要有能力的子孙来振兴。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就是那个有能力的子孙,贾家的家教就是越打骂越成才,所以贾珠这个“略有可望者”自然受到的打骂格外多。于是结果就悲催了。

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第三种鸟最讨厌,自己不飞,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贾政无疑是属于第三种。

贾政自己年轻时诗酒放诞,游览大观园,看到稻香村,就勾起归农之意。人家归农的都是名臣名士,功成身退最风流,他一个五品官儿也来附庸风雅,岂不可笑?而且,当他听见宝玉给丫鬟取名引用了陆游的田园诗,就立刻斥责为“淫词艳赋”。好像现在有些做父母的自己天天打游戏、追剧,却斥责孩子不用功读书一样。可见贾政对读书的态度,也是叶公好龙。

王夫人的才能与她的丈夫一样平庸,但他们都不肯遵从勤能补拙的道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父/母凭子贵的道路。贾政不嫌弃王夫人心直口笨、不会管家,王夫人也从不催促夫婿觅封侯。两口子枪口一致对外,在孩子身上下功夫。大儿子死了,就把女儿送到皇宫里去,走裙带路线,光宗耀祖。女儿很争气,成为贤德妃,贾政的家族地位也大大提升。贾母抛弃了被她惯坏的大儿子,转而疼爱小儿子夫妇。

元春省亲时,父女隔帘对话颇耐人寻味。

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贾政亦含泪启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遗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殿,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

贾妃亦嘱只以国事为重,暇时保养,切勿记念等语。

女儿隐约抱怨自己宫廷生活的不幸,父亲毫无怜惜安慰,只是客气恭敬地请求女儿要好好忍受不快,呆在宫里伺候皇帝,以便维持宠爱,给娘家带来更多好处。所以,虽然生在钟鸣鼎食之家,元春得到的亲情待遇,本质上跟袭人、鸳鸯是差不多的——一家老小都指望她卖身来养家。

贾政有五个孩子,而王夫人只有三个。她最爱的孩子是贾珠,贾珠死后,她心灰意懒,转而关注小儿子宝玉,至于长子遗孀遗孤,她只是多给些钱罢了,平时很少关心和亲近他们。

王夫人很清楚,孙子将来就算有出息,还是只跟母亲亲,而自己的封诰只有儿子才能挣来。

因为失去了贾珠,王夫人对宝玉这个唯一存活的儿子还是很疼爱的,一见面就满身满脸抚摸,让很多读者以为她爱子成痴。

可是,王夫人作为封建时代的阔太太,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享受,她不会像普通人家的母亲那样长久陪伴孩子。宝玉除了魇魔法快死的时候,其他时间生病、挨打,王夫人都没有陪伴在身边。比起李纨那样,贾兰一生病就放下一切去陪伴照顾的,王夫人还真不算是特别慈祥的母亲。

宝玉小时候有奶妈,祖母又溺爱,身边是长姊元春陪伴和教导,“情份有如母子”。所以,在宝玉最年幼,最需要母亲陪伴的时候,王夫人并没费什么心,她多半正忙于督促贾珠考学。

王夫人对袭人说:

我何尝不知道管儿子,先你珠大爷在日,我是怎么管来。

可见,王夫人对贾珠的管教是十分严格的,包括袭人在内的丫鬟们也有目共睹。后来贾珠死了,王夫人又是病,又是心灰意懒,自然也不会照顾宝玉。

等到她身体和心态恢复了正常,宝玉也该念书了,于是她开始了下一个管教儿子的轮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说:

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呢。

所以,王夫人并非慈母,她是跟贾政同一阵线的。在宝玉那个时代,家庭教育中已然出现了“男女双打”的合作。王夫人并不反对打儿子,只要打不死就行,事实上,她说,如果贾珠活着,打死一百个宝玉也无所谓的。贾珠是她最优的投资项目,可惜早毁了,只能在宝玉这个项目上下功夫。她巴望宝玉成才,生怕他学坏。因为宝玉没有机会继承爵位,如果他不能做官,她晚年的封诰也就泡汤了。所以,她在别的事情上都乐于做个菩萨,但是一旦感觉宝玉要学坏,她就“雷嗔电怒”,立刻清君侧。袭人的想法和说话合了她这个心思,就立马得到了提拔。而金钏、晴雯、芳官等人都在这一点上触了她的逆鳞。

金钏被撵,最重要的原因是她教唆宝玉去后院拿贾环和彩云。王夫人撵走了金钏,却对偷情的彩云毫无惩罚。因为贾环并非亲生,留着彩云把他教坏了更好,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宝玉的地位了。

贾环故意烫伤宝玉,王夫人骂赵姨娘:

“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来,也不管管。几番几次我都不理论,你们得了意了,越发上来了。”

看来,赵姨娘母子坑害宝玉已经“几番几次”了,但王夫人并不理论,包括这一次,也是骂一顿就过去了。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小陷害并没有威胁到宝玉的性命,只要宝玉不死,他依然可以给王夫人挣官诰、侍晚年。王夫人唯一一次对贾环上心,是因为贾环告密,导致贾政差点儿把宝玉打死,这才撼动了王夫人的核心利益。

对王夫人来说,只要宝玉不死,不学坏,别的都好办。是否幸福快乐,倒是次要的事了。

古时候没有保险、退休金等社会保障,养儿防老是所有人出于现实利益的选择,在这个选择中,单纯的亲子之情变质成为利益关系。父母养育孩子,成为一种投资,孩子长大后,如果不能按照父母的期望来生活和回报父母,就被视为不孝。

孩子是否幸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是否称心如意。孩子自己的梦想是难以实现的,只有逼着下一代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些作父母的甚至是变态,他们自己得不到幸福,也不希望孩子幸福。原生家庭的阴影就这样代代相传。直到今天,这种不良的亲子关系依然影响着很多人的生活。

昨非今是叹红楼

曹雪芹身处在那个时代,也处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之中,目睹了许多类似的非正常亲子关系。他无力反抗,也没法批驳,只是很客观平静地把它们写入自己的小说,如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红楼梦》的伟大,在于她不仅仅描写了唯美的风花雪月,也客观展现了现实的黑暗,在让人沉醉、感叹的同时,也令人警醒和深思。

父母与子女,有各自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虽然子女由父母给与生命,但他们作为独立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和人格,在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家庭风气渐趋开化的今天,父母和子女彼此的依赖性,也不像农耕时代那么强烈了。龙应台的名言也广泛被大家所认可:

“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父母与孩子,只是彼此人生路上的一段同行者,也正因此而更应珍惜。这就是亲子关系的本质,他的利益,你无权侵犯,你的思想和选择,他终究也无法干涉。无条件的爱,才是我们一生最可宝贵的财富。

同荣同损的大家族时代早已过去,社会简化为一个个小家庭,少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规矩,多了相亲相爱、彼此理解的温馨。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更应该重回生命的本质。那些单纯美好的亲情,无关利益争执,只是让我们在匆匆的人生中,互相扶持和陪伴,彼此关怀与温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所谓子侄者,贾敬、贾赦、贾政、贾珍、贾瑞、贾琏、贾蔷、贾芸、贾环等贾府的男性后代们。这里面,贾政这一辈的是老爷,宝...
    大魔法师SS阅读 1,134评论 0 4
  • 落人间,非己愿,三生有泪,三声诉,默默萧萧索索,已神伤。今朝无眠,何以忧然,六年三载四春秋,伴红颜已去,独留江雪,...
    bf70c9a510c2阅读 260评论 0 1
  • 莫生气 莫生气 莫生气 莫生气 生气来 老得快 丑得快 老丑了 要开心 要微笑 要和善 要豁达 好心情 人美丽 美...
    柒染_ing阅读 234评论 2 1
  • 如果我们用强光,穿透云层,照射到外外空,那么这束光会在碰到任何能吸收它的介质例如宇宙尘埃或天体前,会一直在宇宙空间...
    奥秘365阅读 758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