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性质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多了一些我不是太感兴趣和擅长的工作,有些苦恼吧,一度想跟老板说换个岗位,但是又告诉自己不能认怂。
某天下班看到了这本遗忘在书架上很久的书,有些东西还是很受用的,就像作者说的一句话:在每个人找到自我之前,所有的励志书都是教科书。
作者:刘同
书名:《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1、进入职场之前,最需要搞清楚的问题不是:“这个工作需要什么样的人?”而是:“我能去做什么类型的工作?”
如果一个人没有花时间去思考“我究竟适合做什么”这个问题的话,那么他进入职场之后,一定会花大量的时间去问自己:“我好辛苦,这份工作是不是不适合我?”
2、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人,只要愿意,一般都能找到工作。只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人,想来想去,往往都很难找到工作。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地人,一般都能找到一份离理想不远得工作。一个人找不到自己,才显得找工作有点难。’
3、人生是一个积累经验值得过程,你的经验值不够就没有办法升级。大学之前没有吃过得库、学够得经验,必须弥补回来,没有办法假装一切能重来的。
4、有时候,我们很难做成一件事,是因为我们的认知出了问题,还远远没有到谈能力的时候。
5、一旦觉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出了问题,就无所谓事件本身的正确与否,全部转移到了人际交往的层面上来。
6、每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上都会体现的出来。
一系列的“没有想到”不仅仅证明工作做的不好,还证明这个人在生活中就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
7、真正的工作不是让你用自己的证明去交换每个月的月薪,而是让你用犯过的错误去纠正你的人生。
8、每个人都有惶恐、惊慌的日子,你做不到保护,也不要欺负,谁都不能保证这个时间的话语权永远在自己手上。
9、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遭遇冷漠,都会觉得是别人不喜欢自己。然而,别人不是不喜欢你,也不是讨厌你、排挤你,而是人家根本懒得理你,人家根本没有把时间花在你身上。
10、当你真正投入一件事之后,会明白两件事:首先你会明白,把一件事做好,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同时做很多事;其次你会明白,有人风风光光做各种事仍未有回报,是因为他们从未投入过。从“做了”到“做”,正如从“知道”到“懂得”的距离。
11、打开你的雷达,从一片声音中,找出雷同的点,然后想出自己要说的话和要做的事情。出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关键就在于,你是中肯的,而且与众不同。
12、“我做什么都可以。”虽然你这么说,好像很谦虚地把自己看的很低,但正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才只能这么说,你觉得呢?
13、当你觉得自己地工作特别无聊,又没有办法换岗和升职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坐下来安静地想一想,你现在的工作是做的足够合格,还是足够漂亮?是足够节省时间,还是足够在上班的时间完成?
14、岗位有初级和高级之分,要去挑战高级的岗位,首先要能胜任初级的岗位,让人看到你的游刃有余。除非一个岗位的要求完完全全与你的性格相悖,否则最好不要轻易说出“我的性格不适合做这个”。毕竟,绝大多数老板会认为-很多事情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你一件事情做不好,别的事情也做不好。
15、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事情都是相通的。重点不是你在哪里,而是你可以把事情做到什么程度。
16、贬低竞争对手根本不可能抬高自己。
17、要想成为一个在职场中有魅力的人,除了工作能力以外,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周围的人觉得和你在一起很轻松,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18、“你说我该怎么办?"真是证明一个人缺少情商的金句。
19、有些人是因为环境好才干一份工作。还有些人,认为自己有能力让环境变得更好才干一份工作。这就是工作与职业的区别。
20、当你明确地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那就是你需要花时间的方向和目标。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那就考虑将你手头的工作做到极致。
21、当你真的迈出第一步之后,解决同样问题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当问题再次出现的时候,你就不会感到害怕,你之后觉得”好吧,那就再来一次,看这次是不是能比上一次解决的更漂亮“!
22、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做好放在你擅长且感兴趣的事情上。
23、每天花越多的时间思考问题,之后就会花越少的时间去修补问题,而做好一件事的i笑傲率也会高出很多倍。
24、在每个人找到自我之前,所有的励志书都是教科书。
25、善于借用身边人来了解对方的意图,而不是开口抱怨和指责,是一个稳妥而富有智慧的解决方法。
26、有些人活得精彩,因为他们知道为何而活;有些人死的洒脱,因为他们知道为何而死;还有些人活得浑浑噩噩,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何而活,也不知道为何而死。每个人知道拥有一个可坚持的爱好,一个可解析成很多小情结的大梦想,这样才知道何为坚持。
27、人生每一段低谷的出现,就是为了映衬未来的某段高峰,将人生放眼远望,便不会患得患失得觉得自己难堪。因为每一段现在得凄苦,都能成为一枚未来和子女吹嘘得勋章。
28、如果看书只是功利地找到一个所谓地答案而已,看书本身就失去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