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恋好像都必须面对异地恋的那些事。
她与他相爱五年了,大三的时候就在一起了。第一年刚毕业的时候,他决定留在广州工作,她决定去离广州60多公里外的小城镇当小学老师。
60公里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也未到相见很难的地步,但又不能说见就见。
周六日是他们经常见面的日子,他们会吵架,因为工作的问题。为什么当初你要留在广州,为什么当初妳要去这么远教书?为什么妳不回来,为什么你不过来。……诸如此类的问题。他们还是躲不过因为各种异地产生的问题而吵架吵架。但是爱情里的幸好就是没因为逃避问题而分手。
她在小城镇的生活挺简单的,上课备课改作业开会,工作已经占据了她一天大部分的时间。在广州的他,节奏很忙碌,每个设计都是急着,他还想着接一下私单,多赚点小钱,他多希望一天有48小时,真的不够用。
生活日渐缺乏仪式感,吃饭将就着,睡觉将就着,一切能在网上能解决的,从不想出门。渐渐地除了生活失去了仪式感,爱情也日渐失去仪式感。
爱情你真的需要努力,不是一个人努力,而是两个人。女孩突发奇想,她想有点不一样。她想告诉他有在为他们的爱情努力浇灌。所以她希望他们俩的每一次见面要更有仪式感。工作已经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仪式感,我们不能让我们生活的仪式感给弄丢了。这次她将露台刚刚盛开的小花摘下一小束,带去约会,送给他。
第一次收到花的他,表示感到很惊讶很奇怪。她猜到他肯定会问问什么。她说,花儿谢,你会想起我,然后我再送给你。神逻辑。他和她相视而笑,回想着之前的日子,他送了多少次花,她收了多少次花。手捧着一束不怎么起眼的花满街走,挺奇怪的,但确实像吃了蜜糖一样甜。他知道她努力着。
而他怎能不去努力呢。他就是喜欢这个奇奇怪怪的她。他将这束花带到办公室,找了个花瓶插上。果真,看到花儿快要凋谢的时候,就会想起她。
之后他们的每次见面,她都会为他送上一朵花,有时候是在花店买的,有时候是在露台摘的,有时候是在路边摘的,甚至送过一个菠萝,切了吃完,菠萝头就送他养着。因为这样的仪式感,他们的生活好像变得不一样了。
就算工作更忙,这朵花给了他每天生活的仪式感。他的微博,最多出现的配图就是她送的花。“花儿谢,我想你了。”“我在努力赚钱养家,花在看。”“同事都说,这是一朵隐藏撒狗粮技能的花。”“终于有一朵花,我是认识花名的。妳看,我不是花盲。”身为平面设计的他,居然成为文案高手。花总会凋谢,就像感情,总会暗淡。没有可能总是热泪盈眶。但是我们可以为生活添加养分。这是爱情的仪式感。
他默默在花凋谢的时候,压成干花,好好收藏。刚开始制作干花的时候,真的是笨死了,只好慢慢来。最后得心应手,什么花都能应付得来弄成压花。有时候真的是忘记了,凋谢了,也忘了。但大多数时候,他还是记得的,他还想着靠这些花儿帮他求婚呢。
这是爱情美好的样子。可是他们还是没有解决他们异地恋的问题。他们还是会有争吵,可是这已经并不重要了。只要认定了对方,一切问题都只是被放大,没那么重要,因为他们知道未来是属于他们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