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做一些你自己都觉得不对的事情

最近几天脑子里经常喜欢胡思乱想,我也是闲的慌于是就跑去学校图书馆看点书想趁机为自己找些写作的灵感。当然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这本书有一章节叫做:不要总是去包庇自己。看见这个标题我就倍加有兴趣,于是就一口气在图书馆呆了整整一下午。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遇见困难和要事的时候,都喜欢下意识的给自己找最简单的活同样又想要更多的报酬,于是你就会去做一些让你感到不那么困难而又十分简单的事情。久而久之你的大脑就缺乏思考总是懒惰的去完成那些轻而易举的事,这样你内心就会有些虚荣的成就感,从而你就被这种虚荣心迷失了双眼。

真正能提升我们的事情,一定不会那么舒适。

01

我个人每天的英语拓展学习主要依赖于轻课平台主打的英语麦克风,认识这个平台有一年多了跟着学习也有一年多了,总体来说如果每天自己都扎扎实实的学习的话,那我的英语能力肯定比现在强很多倍,但问题就在于我没有好好学习,并且还总是做些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妥当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英语学习最离不开的就是日常的积累与大量的输出,而我对这两者恰恰都没有切身落实。平常在家里明知积累重在平时,可每次都是匆忙打卡后就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去了,因此我的学习效率很低,换句话说:在没有人监督我的情况下,我很难控制住自己。

有人说,大脑是个很吝啬的“家伙”它总是喜欢去记忆那些自己一看就会的知识,而面对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我们本能的都会有种排斥的情绪。因此,我也不例外。每天看似自己很努力,可做的都是些无用功,总是去抄写却从来没去记忆,总是去朗读却永远都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总想去练习英文写作,却每次都只练到一半就自行放弃。为什么做这些事情如此难?

原因也是很明显的,就是因为做这些事情会让自己的大脑感到有“挑战性”,换句话说,当你在做这些事情时,你不会觉得那么舒适了,因此你本能的想去排斥他们。

我们每个人都清楚,究竟怎样做才能根本的改变自己目前的现状。可是我们却又迟迟下不了手,不是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最关键的还是看你是否有那个勇气去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如果你可以,就别再做一些你自己都觉得不对的事情了。

02

我们常说“知道却做不到,其实就等于不知道。”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当中没少听过他人的分享,牛人的演讲、伟人们的纪录片.......说实话哪一个不是让我们激情澎湃,斗志昂扬。可是这些终究都是别人的成就,换回自己的现实生活,又是满目疮痍,举步维艰。

小偷难道不知道偷东西被抓住可能会进监狱?吸烟的人难道不知道尼古丁会对自己的肺部带去伤害?恐怖分子难道不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在与世界为敌?其实他们都知道,但就是喜欢想当然,喜欢存有侥幸的心理,单纯的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成功,如果没有尝试就不能否定自己,于是他们大部分都被枪毙了。

侥幸,可能就只有你自己是这么想的。掩耳盗铃终究害不了别人,这世上的成就没有谁可以“躺着”就能获得。要知道人类的人口基数只会一年比一年大,你不切实,务实。甚至都还不如一个5,6岁大的小孩来得实在。

03

还记得读中学那会儿,老师对我们的学习都是严格把关。今天谁要是没通过就动不动留校,那时这个“制度”可谓是“残忍至极”,也是惹得广大“民众”怨声载道。但不可否认,那样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可能许多学习成绩好的人会有所体会,他们也一定曾经历过一段呕心沥血的学习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他们夯实基础,拼命练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成了后来许多人眼中的模样——学霸。好像这帮人天生就比别人学得快,记得牢。在旁观者眼里,他们是天才,教什么就能会什么。可是在他们的内心中也许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明白,曾经付出是我们所看不到的。

其实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段时间去磨练自己,我目前还没发现谁是一步步舒舒服服的就能获得理想的学位,梦寐以求的事业的。这个世界这么大,你能做的事情,别人也能去轻易做到,那你凭什么去指望自己获得的比别人多,取得的成就比别人大呢?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痛并快乐着的旅行,谁都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因此别再去做一些让自己觉得“舒适”和那些自欺欺人的事了。想提高,就得累,就得哭,更要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