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提到的问题勾起了我的兴趣,深思发觉有一点道理(自认为是道理,没经过科学论证,只是自娱自乐的感性认识)。
问题:人在感觉和生活上都和材料建立了关系,这带来了许多奇妙的结果。有些物质虽然有瑕疵,我们却爱不释手;有些材料很实用,我们却深恶痛绝。就拿陶瓷来说吧。陶瓷是餐具的原料,我们的杯碗瓢盘都是陶瓷做的,无论家庭或餐厅,少了陶瓷就不完整。
人类从几千年前发明农耕以来就在使用陶瓷,然而陶瓷用久了容易有缺口、发生龟裂,甚至在不该破的时候摔得粉碎。我们为何不改用更坚固的材料,例如塑料或金属来制作碗盘和杯子?陶瓷在物理上有这些缺点,我们为何还对它不离不弃?
我个人观察出来的现象和自我分析如下:
1.瓷碗的隔热性比金属好(也就是传热性没那么好)。装热的食物时没那么容易烫手。装冻的实物是没那么冰手。
2.瓷碗不会发出异味,如果是塑胶的话,在高温下容易有异味。
3.瓷碗表面光滑,光着柔和,摸着或端着人感觉舒服。如同温润如玉的人特讨人喜欢。
4.瓷器上面好着色画画,其会摇身一变成艺术品。
5.瓷碗易碎,显得很高贵典雅,要人小心呵护伺候着。这能激发人的保护欲或母性光辉。
6.原材料很环保:泥土烧制成。塑料不容易分解,钢要冶炼出来。
7.万一有不幸的事发生时,可以故意摔破瓷碗后成利器危险敌人或自杀成就自己。
8.瓷碗品性如人,人以群居,喜欢选择类似自己品性的做朋友,故我们喜欢用瓷碗。
朋友从中医角度解释:
陶瓷的材料是土,经过火的炼制成陶瓷。土和火都是我们身体需要的。我们身体里有金木水火土。土是底子,代表胃,后天的根本。火是能量动力代表肾,先天的根本。
有土和火,胃和肾是生命重要的能量动力来源。
谢谢能量群的朋友们!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