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以来的小学语文教材版本众多,各具特色,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拼音教材
综合性,人文性,生活性。
1、综合性(情景图,识字,儿歌相结合),
巩固拼音
培养观察的能力
发展儿童的语言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2、人文性
3、生活
联系生活学习拼音
联系生活巩固拼音
“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汉语拼音教材进行全面的语文的启蒙教育:学拼音、识汉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中的问题:
现在的学生掌握汉语拼音没有以前的学生那么扎实了,怎么办?
把握汉语拼音的定位:识字的工具,学习普通的工具。
汉语拼音的具体要求——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一年级:保底的要求,二年级至中年级:在运用中巩固、熟练。高年级:信息社会对拼音程度的要求。
教学中的问题:
汉语拼音教材中安排了很多内容,比如情景图、识字、儿歌,教学内容很多,但是教学时间有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牢牢把握保底要求:准确认读音节,帮助认识汉字。
把握起点,体现弹性,关注所有学生的发展。
二、识字教材
1.编排的基本原则
识写分流,多识少写。
心理学依据:认知汉字和书写汉字的心理规律不完全相同。笔画多少与识别汉字的难度基本无关,写字则与高度相关。
现实可能性:
教育价值: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进入阅读的自由世界;遵循汉字书写的规律,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2.数量的安排
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第二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1600个左右会写。”
第三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3.编排的形式
集中识字:识字课 语文园地
分散识字:随课文识字 汉语拼音阶段识字
识字课的编排意图: 识字的同时,发现识字规律,积累语言,传统文化,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识字课的编排特点:
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认字、学词、积累语言相结合
继承古代识字读物的优点,形式丰富多样。
识字课的类型:
象形字,会意字;
对对子,三字经;
猜字谜,拍手歌;
事物归类识字;……
集中识字课的识字教学
关注识字规律,发展识字能力。
激发识字兴趣。
传承汉字文化。
阅读中的识字教学
为了扫清阅读障碍的识字教学。(在语境中认识字)
多种方式完成识字任务。如:结合词句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关注个体差异。
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生活中识字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空间,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汉字。
提供机会交流识字成果,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中的问题:
识字量太大,紧赶慢赶也完不成任务,怎么办?
反思:是否有拔高要求的现象?
识字的要求:
达到模糊认知或初步分化的认知程度。
初步形成字音、字形、字义的联系,但对字形、字义的认知还不是那么精细,见其形能知其音,但听其音不一定能知其形(精准的形)。
只要求认识,不要求书写。达到“再认”的水平,而不是“再现”的水平。
在本课认识,换个地方认识,能读准,不抄,不默。
教学中的问题:
低年级教材中不全文注音的课文,学生阅读有困难,该怎样实施教学?
不注音课文的教学:
充分调动多种阅读手段:借助图画,猜读,阅读预期……
汉语拼音是学生阅读的重要凭借。
汉语拼音不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唯一凭借。
(1)学生可以借助借助教材中的插图推测生字或词语。
(2)学生可以借助已有的认知经验推测生字或词语。
(3)有些时候,阅读过程并不单纯是某一种策略的运用,而是一种综合运用,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怎样帮助低年级学生逐渐扔掉拼音拐棍,使他们可以顺利地过渡到汉字阅读阶段?
除了大量识字,还有——图画、上下语境、生活经验……
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判断、推理……
三、阅读教材
1.精心组织单元
人文内涵的角度(亲情,环保)
文体的角度(童话,说明)
写作方法的角度(作家笔下的人)
人物的角度(鲁迅,安徒生)
某篇文章,安排在某个单元的某个具体位置,有其特殊的目的的和功能。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精心设计课后练习
重视朗读背诵等基本能力的培养。
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学习阅读的方法。
关注课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法。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课后练习揭示了学习的重点,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是设定教学目标的凭借。
在教材的练习系统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关于“怎样读”的阅读策略。
理解词语的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
怎样理清课文的条理。
3.重视阅读的方法的归类总结
4.重视课外阅读的引导
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保证学生的阅读量,是我们语文教师分内的工作。
四、口语交际教材
情境的创设要遵循真实性原则:
在情境中,参与交际的学生是真实参与交际活动的。
要避免一切虚假情境,体现对儿童的充分尊重,致力于发展健全人格。
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改进评价的一个角度:横向比还是纵向比?
“看谁说得最好”还是“看谁比以前说得好”
五、习作教材
1.在习作的类型上,兼顾写实和写想象。
写实:强调如实表达,反映真实生活,切实提高学生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和记实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和良好的文风。
写想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想象是否合理,要求不能过高,只要敢于想象的事物写下来就行。
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
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
能使学生感受到习作的快乐,获得成就感,这也是激发习作兴趣的最好的方法。
能使学生逐步体会到,习作是生活的需要,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往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交流本身也是很好的评改习作的方法,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对于习作的评价能力。
充分发挥习作讲评的激励和指导作用。
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修改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同时起步,修改的习惯在习作开始之日就加以培养。
5.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写多练。
六、综合性学习教材
充分体现了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的渠道,使学生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语文、用语文。
有布置、有指导,又有交流展示,既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