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国内小有名气的清香型高粱酒“江小白”,其实跟“老字号”江津酒业集团没有半毛钱关系。当然,硬说有点交集,也是不愉快的经历。当年,江小白酒业还只是一个酒业传媒公司,他们联合江津酒业集团打造了江小白这款新品,前者负责营销、后者负责生产。按理说,本该有钱一起赚,但毕竟商场如战场,看到商机的传媒公司抢先注册了品牌,后来干脆买来小酒厂单干起来。或许,这原本就是一个既定战略,毕竟资本的原始积累都不那么光彩,但此举难逃过河拆桥之嫌,也给后来的品牌之争埋下伏笔。
1.这场品牌之争,是营销“小清“酒的绝佳契机
被放鸽子的江津酒业集团,也不曾想到“江小白”会搞出现在的动静,至于后来赶紧早产了“小江白”,也是无力回天。当然,你舀走我一斗米,我还是要分一杯羹的。于是,在起诉江小白酒业侵权的同时,江津酒业集团也在去年底精心打造同类产品“小清”酒,大有与江小白一争高下的架势。刚刚进入市场的小清酒,知名度亟待推广。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营销,要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必须要制造足够的“吸睛”爆点。笔者认为,现在这个爆点就在眼前。为什么不能借助这次品牌之争,让知道“小白”的人都认识下“小清”呢?这样的成功案例有很多呀,比如京东死磕淘宝,一会儿举报阿里巴巴扰乱市场秩序,一会儿又说些酸不啦叽嘲讽的话,甚至“双11”也要搞个“京喜夜”竞歌晚会,还硬要比淘宝早半小时开始……虽然看上去有些滑稽,但京东就是想营造一个效果:淘宝不是个巨人吗,这世上,只有我京东是他的对手,这个认知一旦在全民中建立,及品牌效应非同一般。这种隔山打牛的例子在娱乐圈就更多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嫩妹,故意勾搭人气男明星,搂个腰、亲个嘴、闹个绯闻什么的,一下就进入公众视野了。
借助这次品牌之争搞营销,江津酒业集团优势不少。首先,江小白不属于江津酒业集团这件事儿,颠覆公众认知,容易成为茶余饭后的话题。笔者做过小范围调查,95%的酒民认为,江小白就是江津老白干的新品。其次,江小白输理,而江津酒业集团更容易得到网民的同情,披露这种事情合情合理,不会给人生硬炒作之感。第三,相比江小白的”二传手“工艺,根红苗正的”小清“酒必然独占鳌头。
2.“江小白”的软肋,陶石泉最清楚
作为江小白酒业的创始人,陶石泉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营销人才。他准确定位江小白的消费群体,采取精准投放和全媒体手段,在线上线下刮起了一股江小白旋风……
然而,铺天盖地的营销背后,暗藏巨大危机。因为,对于白酒而言,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卖”、而仍在于“酒”本身。靠快餐文化打造的品牌,很难在时间长河中立于不败。多年后,消费江小白的年轻人,极可能会像忘掉那些“文案金句”一样忘掉这个品牌,而他们一定会住得小曲清香型白酒的代表“老白干”。品牌会逝去,小曲清香型酿造工艺会留下来,而历史往往只能记住“嫡系传人”。
陶石泉把“小而美”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希望能把江小白这个品牌做到极致,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体现了他对自身优劣的清醒认识。陶石泉做得不容易,当他和他的团队全力开拓市场时,便很难有精力去补齐酒的品质这个短板了,至于工艺的创新更是难上加难。这种头重脚轻的发展模式,极易造成产业畸形。可能的后果就是,他只能驾驶江小白这艘快艇冲锋在前,一旦遇有风浪就可能陷入困顿,摔倒了就很难爬起来。
3.“血拼”还是“合作”,一念之间
随着江津酒业集团推出新品以来,“小清”酒以其南派清香的正统地位和“老字号”丰富的线下销售经验,“小清”对“小江”的营销战已经打响,并展开了逐街逐店的争夺,似乎一场血拼在所难免,然而,事件的发展真会如此吗?
首先,“小清”和“小江”是敌还是友?加多宝与王老吉斗法,逼死了和其正;移动与联通撕逼,通通被微信拿下。马云说他拿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因为根本不知道未来对手长啥样。“小江”和“小清”肯定是对头,但不一定是敌人。至少在当前白酒市场,大曲和特曲、酱香型和浓香型,才是小曲清香型白酒的死对头。客观上讲,大家以为江小白就是江津老字的产品,江津酒业集团看似被人占了便宜,实际上知名度也得到提升。不可否认,江小白对提升清香型白酒的知名度,也立下汗马功劳。江津酒业集团估计早已看破这一点,他们对江小白的“背信弃义”予以很大克制,搜索百度就知道,上面少有关于品牌之争的信息。
其次,江小白一旦离开母体是否还能存活?据了解,江津酒业集团意图夺回江小白品牌的诉讼已一审胜诉,如果二审再胜,陶石泉苦心经营的小白帝国就有崩塌的危险,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事件。但我们不仅要问,没有陶石泉的江小白究竟能够走多远?品牌就像大树,挪动土壤就容易死,至少含金量大打折扣。所以,对于江津酒业集团而言,通过胜诉逼陶石泉就范,拿回自己应得的股份,原本将它连根拔起要强。
最后,如何打好当前这场营销仗?第一步,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将这场品牌之争公诸于众,利用这个现成的热点话题引发社会普遍讨论,相信江津酒业集团更有道义上的优势,更容易赢得消费群体的同情和力挺。实实在在的爆点,也一定会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比起请人花钱做广告要实惠的多。第二步,借“小江”的名气给“小清”输血导流,让消费群体看到“小江”的背后还有个根红苗正的“小清”,即便喝惯了“小白”也定有兴趣试试“小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不会有什么道德压力。不管能否抢回品牌,毕竟“小清”是自己的亲儿子,要靠谱得多。至于以后,能否与陶石泉这样的销售团队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打开小曲清香型白酒的市场,这就要看缘分和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