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美”是一道分界线。线这边,是赞美,是倾慕,是向往。线那边,是讥讽,是厌弃,是避之唯恐不及。而且,两者具有对等的力量,也就是说,这边有多少的赞美倾慕和向往,那一边,就有多少的讥讽厌弃和避之唯恐不及。
还记得东施效颦的故事吧。因为没有西施的“秀色掩今古”,遭受了多少嘲笑。她做什么了?不过是希望得到一声赞美,模仿了一下西施弱柳扶风的样子而已。可是,不管自己有没有沉鱼落雁之貌、羞花闭月之姿,大家不约而同地站在一起,对她进行没完没了的冷嘲热讽。直到今天,这种嘲讽依然激烈,只是将一个人的“东施”换成了无数的“妇女”。
“妇女”好像是专指已婚的中老年女人。为了与她们划清界限,好好的三八妇女节越来越被排斥,人们不惜再造出什么“女生节”“女王节”“女神节”等来标注这个日子,仿佛如此一来,人人都是从《诗经》里走出来的佳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甚至“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可惜,心愿与现实之间,总是隔着一道看不见的鸿沟。像西施那样的天生丽质,不是人人都有,倒是东施那样的丑拙自卑司空见惯。尤其是宝玉口中的那些“死鱼眼睛”们,不再年轻貌美,不再天真单纯,生活的磨难和艰辛,在她们的心里刻下日甚一日的伤痕,给她们的眼里注入日甚一日的怨愤,没有人再对她们生出怜惜之心,反而视她们为不可理喻的代名词,仿佛她们生来如此,不配得到平等相待。没有人肯稍稍反思,是谁,是什么,如此残忍而刻薄地攫取了她们的生气和灵魂。这其中,也包括她们含辛茹苦为之操心操劳的家人。
那些不愿意成为“妇女”的女人们,正是看穿了这可悲的一幕。她们害怕的,不是岁月流逝容颜苍老,而是岁月流逝容颜苍老带走了她们在这个世界的立足之地。曾对她们的明目皓齿报之以善意的世界,会在她们鬓染风霜的时候恶言相向。所以,她们要想方设法逃离。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有决绝的英勇,也有悲凉的无奈,种种困扰和痛苦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
想起瑜伽课堂上,只要稍微有点难度的体式,老师就会不厌其烦地反复提醒,不纠结不强求不攀比,要专注自己的呼吸和感受。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一棵树有每一棵树的形态,每一朵花有每一朵花的春天,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美,舒展成自己最好的模样,就是美本来的样子。
“美”这个字眼,似乎总是与女人尤其是女人的外貌和年龄有着更为亲密的关系。我想,这是因为评判美的标准,往往是由男人制定的吧。如果要将活生生的自己屈就在别人的目光里衡量,那么,无论女王、女神喊得再怎样高亢,也未必就真能够成为王或者神。
三八妇女节原本就是妇女为争取平等、发展而斗争的纪念日。那是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团举行示威,要求男女平等权利,次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决定,为了促进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以每年3月8日为妇女节。与其在“妇女”和“女神”“女王”甚至“女生”之间纠结,不如趁自己还有力气的时候,和近两百年前芝加哥勇敢罢工示威的女工一样,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界:“美”是一道分界线,但这条线不是别人想怎么划就怎么划的,只有彼此尊重、彼此支持、彼此欣赏的人,才能从我们手里接过那支划线的神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