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讲书人孙悦。 很高兴,今天可以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本我最近正在读的书——《中庸》。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是《中庸》之“中”与“庸”。
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庸》这本哲学书籍,而且我想很多人也大致了解过其中的内容。作为四书中的一个,“深奥”甚至是“难懂”成为了它的代名词。所以说实话,在最初接到要做《中庸》的通知时,我的内心其实是拒绝的。因为这样高度的一本文学著作也不是我说做就能做出来的。但是在老师的慢慢引导下,我决定要试一试。通过这两天的阅读,我发现其实对《中庸》的描述还应该加一个形容词——“通透睿智”。
本书之所以以“中庸”二字命名,一定有他的道理。有人认为“中庸”就是是简单的中立,不作为, 隔岸观火,甘于平庸,甚至认为既不做坏事也不做好事就是是中庸。其实不然。正所谓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说白了,“中”,就是中正、适当、正确;“庸”,即有用、平常,深入内心的状态。中庸之道不是麻木之道, 它侧重一个“度”,不能强出头, 但也不能麻木不仁,要的是量力而行,不忘初心。
在碰瓷儿盛行的那段期间有一个段子,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一天下大雪,刚才出门见一大爷摔倒了,我过去问道:“大爷,我一月工资不到2000块钱,能扶您起来么?”大爷:“小伙子,你走吧,我再等一会儿。”我的眼眶湿润了。天气虽冷,大爷的话却是暖暖的……”段子中的“我”就将中庸二字理解的很好。首先,面对老人摔倒,怀着善意的本心勇敢站出来出手相助。其次,量力而行,对自己的能力有准确的认知。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
生活中,要想真正做到、做好“中”与“庸”,其实不太容易的。正如孔子所言:“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实在是最高深的德行,百姓长期以来很少有能做到的。经常看《喜剧总动员》的同学可能会看过老戏骨侯亮的一个小品,小品中侯老师扮演一位“恪守原则”的“清官”——侯大人。侯大人开场就阐明了自己的初心,他是这样说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同时他也多次强调自己是一位有“原则”的清官。可就是这样一位“清官”,最后以贪污的名义被逮捕。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初心呢?是欲望。从前的他十年寒窗,考取功名,以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好事而不求回报为原则。直到有一天,一个人给他送来了一筐鸡蛋,他收下了;后来又有人给他送了一坛好酒,他也收下了;直到最后,他的原则变成了金条和银票,再也无法回头。其实他的这种做法就是不“中”且不“庸”。他会因为外界的改变,无论好坏善恶,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及立场,改变了初心,忘了本。
虽说很少有人能很好的诠释“中庸”二字,但是“很少”不代表“没有”。孔子就做到了“中庸”。孔子在悟出中庸之道后的一天收到了来自卫国国君夫人南子的邀请,想要见孔子一面。孔子早闻南子的美貌,心向往之,但又怕人说闲话,左右为难。这时他想起了中庸之道,欣然应邀,只与南子谈论音乐,弹琴唱歌。在优美的旋律中,他们互相欣赏,心照不宣,但又在规矩之中。
孔子在《中庸》第二章是这样说的:“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意思就是君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合乎“中”的标准,而小人却没有顾忌害怕的事。就像中国式过马路,毫不夸张的说,他们中的每一个都知道闯红灯是不对的,但是因为有人那么做了,他们便不再坚持那固守心胸的规则,不再顾忌后果,一味达到想要的目的。所以在某种程度来说,中国式过马路就是一种非君子的做法。
通过这几天的研读,我发现与其说《中庸》是一本高深的文学著作,倒不如说它是一本日常应用的应用手册。书中对“中”与“庸”的完美阐释,就告诉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不偏激,不走极端。具体点说就是升了官不专横跋扈,丢了官不低三下四;发了财不要为富为仁,受了穷不要人穷志短。既不好高骛远,也不自暴自弃。
有句话说的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仅仅“中庸”二字就包含了这么多知识。所以可想而知,《中庸》这本书是多么值得我们一探究竟的。
品一本好书,就如同与高尚的人进行对话。就好似一场人生的修行,体会他人的心境。我是今天的讲书人孙悦,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