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参究时间,今天的作业是思考:如果十年后能够回到2018年,您该做什么呢?
一大早起床,又是崭新的一天。可每一天又总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昨天的计划拖到今天,今天的任务堆到明天,她的每一次决心终于在睡觉前的一句“明天再说吧”纵容过去。
好勒打打鸡血,投入“工作”!趁着天气晴好,趁着激情饱满,开始一天的生活。一会儿低沉,一会儿亢奋,一会儿郁闷,一会儿振作,想得太多,干得太少!这就是她,一分钟会转360个念头,跟自己说一声,这是病,得治,只能依靠行动。
得令就开动吧!
打开手机,第一件事就是看李老师的文章,不用说自然要完成点评训练营的作业,不等睁眼,老师的作业已经布置好了,剩下就是你的绞尽脑汁还不明所以了。算了,先摘录打赏转发再说。一项一项搞定嘛。
报名训练营也曾纠结,明白老师的风格,也知道是存心找虐,可是又有点欲罢不能,心思被搅动了,于是一咬牙一跺脚索性报了名,果然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有痛了才会快吧,现在也果然痛并折磨也时有快乐着。只是在糊弄完作业的那一瞬。
天知道每天她得有多少任务!怎么不小心揽了这么多事?连她自己也搞不清楚,事情都是一点一点多起来的,越来越疲于应付,又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所以就会拖延,所以就会怠工。别再评判,慢慢干吧。
编辑的工作不能落,看文选文发出去校稿,复审,间或偶尔的排版,一上午根本不够使。点评文章要查书,还要想如何回答,能写完简书已经不错,想高质量基本是痴想,像今天的命题作文还好说,无所谓正确与否,若带上昨天的问题,基本属于抓瞎状。
晚上的专业课还有作业,还要复习,中午前也要完成,现在的脑子属于痴呆级别,看过听过转头就忘,怨不得报名时,那个老师很怀疑地问她,你那么大年纪了,跟那些小年轻一起学能行?真正学起来才明白,那个老师的怀疑多么一针见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看过就忘的劲太让人无语了,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行!!!
只是她明白自己的目标,不只为了明天,或许也为了十年后的自己。目标不变,方法变,只是为了这份热爱,尽管在中年才找到自己喜欢的,也愿意为之付出。
也明白起步太晚,所以更要努力些,而且一项专长如果没有在其中摸爬滚打十年的功力,谈不上明白,越做越觉得基本功是多么重要,所以她愿意从头开始学一项专业。不为证书,只为了考试能够督促自己。她也明白自己的弱点,太容易为自己找借口,所以当考试压下来时才会逼自己一把。
文字是她所钟爱的,也要感谢做李老师研修生时那三个月的坚持,90天的阳光日记,和一如既往地继续着。从来也不是一个长久的人,只有这件事,她是打算坚持到底了。
就算参加点评训练营,也是希望刻意练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那一面,说白了,也是李老师常强调的,差异即信息。一篇文章,还是要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才会有生命力不是吗?
她也多么渴望,将所学的心理运用到文章中去,或许水平还不足够,对她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她终究是太过感性的,心里还是希望写那些温暖触动心灵的文章,如果只是理论解释,她是不能接受的,现在她做不到将两者完美结合的契机,也只有慢慢学慢慢悟了。
坚持每天输出就要有大量地输入,所以读书又是不能少的,这些都想做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一样两个小时吧,也要不低于8个小时了,怎么还有精力!现在细数,竟是发现自己太贪了,懂得取舍,也只有取舍,每天总有完不成的。
还有一点现实情况就是,她的身体有点吃不消,毕竟还是一个病人,总是觉得精力不足。干一会儿就好累了,不休息都不可以。还要定期住院输液,所以她注定只是一只慢慢爬行的蜗牛,再急也爬不快。
还是分出最重要的事情来吧,先把最重要的,最紧急的,努力完成。
左手心理,右手文字,执笔取暖,这就是她选择的快意人生。
如果有幸还能活过十年,也许科技发达了,她的病能治愈了呢!多美的事情啊,想想就乐了,现在是不敢想。
只要活着,十年后的今天,她还在坚持着吧。
时间有限,生命有限,对她来说,十年有点奢侈,那就趁着能干动的时候,干自己想干的吧。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做数,流年不敢辜负,慢慢数日子,定个小目标,且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