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的姬友梦梦因为工作原因前往北京学习一年。
她安顿好后给我报平安的第一条聊天信息,不是疯狂拍照给我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土鳖开眼界,而是“家乡话说起来简直爽哭了。”
可能是用语言来描述她内心的感受过于苍白,一向用事实说话的她紧接着就甩来两张画风迥异的聊天记录。
第一张聊天截图里的她,肉麻且官方地用了女生们喜闻乐见的通用昵称“宝贝”,外加5个散发着蠢萌感而且常规的表情,开朗活泼,待人热情的形象跃然纸上。
说实话,这种透着一股疏离感的礼貌让我有点想笑。
上图为第二张图,emmm,很好,这才是我熟悉的她。
只见群聊小姐姐一句言简意赅的话带对了节奏,姬友立刻放松下来,一展飒爽本色。
“马张扬飞”这个家乡话特有的词汇传神地将相隔一月未见的她带回到我眼前。
两个微信群的朋友和我姬友的关系在亲疏方面大抵相近,但是两个群聊所展示出的她却有着不同的形象。
造成反差的原因无他,第一个群里是使用普通话交流的异乡朋友,第二个群里却是说着同一种方言的小伙伴。
尽管被帝都的陌生空间所包裹,无时不刻都要维护优雅人设,可是一旦回归熟悉的话语环境,她呀,依然是又直又酷的小可爱。
有一种安全感,只有方言能给。
在他乡漂泊的岁月里,亲切乡音所带来的依靠与归属感,不啻为冷雨夜里一碗暖人胸口的热汤,能够消弭所有的委屈和彷徨。
02
在我看来,方言是一种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曾经有不少沙雕叫嚣着要用普通话“消灭”方言。
方言的诞生很简单,相似的生物环境和人文背景是方言形成的基础,而历史、地域等客观因素又使方言进一步稳固下来。
除了日常交流和联络感情,方言最值得肯定的地方还是形成了一种超乎血缘关系的羁绊,让同一种方言的所有使用者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当漂泊在外,没有什么能比入耳入心的方言更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与自己用方言对话的人本质上就是“自己人”。
不过也许这就能解释为啥坑蒙拐骗都找老乡下黑手,谁叫我们面对“自己人”时总有着天然不设防的放松心态呢。
记得自己在外省上学那会儿,和周围同学交流基本全用普通话,只有在和亲朋打电话时才能使用方言,说方言倒成了一种奢侈享受。
普通话固然透着文化范儿,但是总不及方言那般可亲。
普通话有着悦耳的语调,考究的用词和严苛的语法,不过初学者需要反复揣摩和模仿才能逐渐掌握,而新词汇的生成需要得到成千上万的使用者首肯。
方言这种近乎融入骨血的东西,根本无需学习,甚至还能通过个人经历来创造生词不断丰富其本身,我们每一个使用者同时也是它的传承人和创造者。
如果说普通话是方便沟通,维护人设的社交面具,而方言就是抒发情绪,做回自己的便捷方式。
不过说起做回自己,还有什么能比骂人更加彻底吗?
03
我很喜欢普通话,唯一不满之处就是用普通话骂人实在是太软绵绵了。
脑补这样一个场景,你斟词酌句半晌也找不到趁手武器,只能将普通话里的经典国骂XX和XXX甩向对方。
尴尬的是,对面的人对你的谩骂不仅充耳不闻,反而开启周星驰在《九品芝麻官》里把鱼说死的嘴炮模式,以连绵不断的怪异语音和奇特句式向你开火。
更可气的是你一脸懵圈地听完后,因为不明觉厉甚至还拍了几下巴掌。
这简直就是黄衫女子对周芷若的秒杀好嘛。
然后你就不懂了,明明XX和XXX要表达的意思也挺狠的,但是为啥听起来就比方言逊那么多呢?
前面说了,我们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生产着方言,方言可能在部分洋人眼中很难听,但你不得不承认,缺少统一约束的方言有着普通话难以媲美的自在劲儿。
野蛮生长的产物或许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却有着蓬勃生命力和巨大杀伤力。
所以泼妇骂街基本都是用方言,粗俗却热辣的行为艺术就像是一碗泼了上好油辣子,软糯如少女香舌的正宗大碗面皮,让人品尝到久违的爽感。
那种双手叉腰,立起两只吊梢眼,用尖利嗓音连骂数小时不带停的场景,大概是普通话骂人永远都无法体会到的酣畅淋漓。
更重要的是,用方言骂人,特别是使用那些宛如外星语言的方言,你根本就无需担心他人听懂后将你胖揍一顿的风险。
使用方便,张口就来,不仅能宣泄情绪一吐恶气,还不会激怒对方能够全身而退,“安全”的方言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的良药啊。
写到这里想起姬友之前跟我提起的一件很有趣的事儿。
为了避免纠纷,详情皆略去,只就事论事:一个土生土长快二十年的男娃,去省城上了四年大学,回到家乡后突然就“失忆”到不会说家乡话了。
好事者问起,男娃缓缓答曰:“额jio得还si普通话更加洋气。” 围观群众闻罢皆抚掌大笑,继而散去,装作很欣赏他那散发着浓厚方言味道的“八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