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与大老李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4期“晚”专题活动。

公园健身器材园地,六七十岁的老爷子老娘们,拉伸的拉伸,磨脚腕的磨脚腕,压腿的,打太极、做八段锦的……一个个儿,一伙伙儿,特立独行的,三五成伴儿的,说说做做,做做笑笑,好不悠闲自在,幸福感满满。

一只脚踏着按摩轮子,一只脚着地的老刘,手把着器材扶手。脚板磨磨停停,目光扫扫收收。若有所思,又若无其事的样子。这个状态,本不是刚七十出头、有“小伙子”体魄的老刘该有的样子。其实熟悉的人,大都晓得老刘的心之所向:不就是在儿成女就的岁月里,像公园里的其他同龄老人那样,继续与老伴儿肩并肩,手挽手。晨练五更,晚醉夕阳。过一个烧火,一个淘米做饭,老两口相互帮衬,平安顺遂的晚年生活。

然而,事与愿违。老刘的愿望是可望不可及的了。明眼人也只能喟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老刘的老伴儿卧床在家,失去自理能力,拖累得老刘恍恍惚惚,木讷寡言。不能不联想到他们二十多年前的生活点滴。

二十多年前,即07、08年那会儿,我们所在的小区刚建成。国网县电压局上班的老刘,以高薪水收入的实力,举家离开火车站所在镇上的五间砖瓦房,成车打码的将家搬到了县城,住进了一百三十多平的楼房里。三室两厅,儿孙三代同堂。儿子也是电压局职员。孙子孙女齐全,婆媳和睦。六口之家,其乐融融,人见人爱。

那会儿,老刘的老伴儿大老李(姓李,因其嘴大个大,人们就俗称她为大老李)五十出头。性格开朗,见人一面笑。小区大门口,是闲务人们的集结地。老刘的老伴儿大老李,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迟见早见,大老李的嘴里三句不离吃的喝的话题。炸鸡柳,红烧排骨,红烧茄子,鱼香肉丝,油炸糕等等美食,听说是大老李家餐桌上的常客。不分午餐晚饭,只要孙子有求,大老李就必应。

常站街的人,没有不知道大老李家的伙食好。也没有不认得她家的孩大男小。除了老刘,其余的出一个就是人高马大的。老刘人不高,可肉很紧。儿子儿媳妇儿年轻,健壮结实。孙子肥头大耳,比同龄孩子们都出脱。十四五岁长成了二十四五大后生的条子。孙女儿,七八岁的娃娃脸,十七八的大姑娘身材,走路一股风,站立一颗阔叶松。

受死的厨子——吨半。一点也不假,大老李在喂足孙儿老少的同时,也不委屈自己。一米六五的人,体重高达一百五六。她硬生生把自己直挺挺的身材,喂成了个摇摇晃晃,男人堆里显脸嫩,女人群里显臃肿的人。

二十年的光阴,老刘一家可是尽享其中。大老李一人给一家人带来了美不胜数的一日三餐的同时,却也给自己埋下了今天的祸端: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四高缠身,病体唯唯诺诺,举步维艰,自己卧床在家熬日头,老刘孤雁度公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