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里的西方史3:No art, no science

《纳税银》--马萨乔 1425

        如果有人问,艺术是一门科学吗?那么答案一定是毋庸置疑的。现代德国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曾说:“数学是一切关于自然现象的严格知识的基础,数学通常可以呈现在艺术中为人们所感知,比如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和纺织等”。无独有偶,达芬奇也曾自信的认为:“欣赏我作品的人,没有哪个不是数学家的。”

       对于以图形、构图等美学方法来表达观念和意义的绘画艺术而言,其根基离不开数学。这也是为什么文艺复兴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累累硕果,还有自然科学的破茧成蝶。

       本副作品名为《纳税银》,出自于意大利现实主义绘画先驱马萨乔之手(1425年),现存于佛罗伦萨卡尔米内圣母大教堂。画中的内容来自于《马太福音》,讲述的是耶稣及其信徒向罗马税吏交钱纳税的故事。画中央的耶稣一行人先是受到傲慢的罗马税吏盘问,交涉后耶稣便让信徒彼得去河边捕鱼并从鱼口中获得一枚金币(左),并交给罗马税吏(右)。壁画暗含两个重要的信息:“教会也应服从国家纳税”,“佛罗伦萨应在地中海获得商业霸权以谋取更多利润”。(新航路开辟前,地中海地区为欧洲商业中心)

       为了使画面更加具有立体效果,更显真实和贴近生活,马萨乔除了运用明暗法之外,还首次运用了灭点透视法,为现实主义创作奠定了基础。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艺术家们不断写朝写实主义方向迈进,如何在平面的图纸上展现更加贴近现实的立体效果,这需要借助几何学。如上图所示,若想画出门框与地板、甚至远处景物的层次感和立体效果,必须使它们的延长线最终汇聚在一个点,这个点被称为灭点。虽然P点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它还是符合我们的视觉错觉,如同我们看到铁路的远端交汇成了一点。为了更显真实,画出的景物还该与其垂直的平行线相交成一定的角度,再加上明暗的手法,一副立体画面便能跃然纸上。


《人体构造》--维萨里 1543

        对现实的关注还激发了人们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写实画风因而也不断地被运用在当时欧洲的医学、天文、航海、物理等领域,使科学界人才辈出,成就斐然。

         No art, no science!艺术与科学,人类理性这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如今仍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