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从乐景中生出悲情

      还记得《红楼梦》第54回,面对宝钗差人送来燕窝的关心和冒雨赶来探病的宝玉的深情,林黛玉在感动之余,想到自己的身世和处境,到底生出一种悲情来,竟滴下泪来,哭到四更,方才睡去。林黛玉自是敏感而多愁的。

    后来,在58回里读到,贾宝玉去看望林黛玉时路过沁芳桥一带时,看到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荫翠,上面已经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真是“绿叶成荫子满枝” 的美好景象,贾宝玉却想到邢岫烟择了夫婿,又少了一个好女儿,不过两年,岫烟也会“绿叶成荫子满枝”,再过几日,这杏树子落枝空,再几年,岫烟未免乌发如银,红颜似槁木了,竟对杏流泪叹息。宝玉真真是个至情至性之人。

  今天读到第62、63回,贾母、王夫人不在家,宝玉和一群小姐丫鬟们失了管束,不分大小,整日里聚在一起庆生摆宴,抓签作诗,行令灌酒,任意取乐,呼三喝四,喊七叫八,好不快活。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颠,十分热闹。但想到树倒猢狲散,这群风华正茂,才貌具佳的少男少女后面各自悲惨的结局,离散、惨死、远嫁、出家……繁华瞬息,花开即败,好景难再,我竟放下书来,一阵唏嘘,不能再读。

    艺术表现里,文学也好,绘画也好,有一种技巧叫作以乐景来写哀情。清代王夫之说: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乐”。文学作品里并不鲜见。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鸟语花香反衬国破家亡的哀伤。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以清新明媚的春天早晨来反衬离别的伤感。最是打动我的是崔护的两句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春风,笑,真是极美极乐之画面,却深深刺痛了诗人“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怅惘与追念之情。

    曹雪芹真正是一名大家,一个深谙以乐景来写哀情的高手,在《红楼梦中》乐景哀情无处不在,愈奢华愈苍凉,愈热闹愈死寂,愈欢聚愈离散。

  整部《红楼梦》就是一个繁华并悲凉的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