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听着李白的《古朗月行》,观看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来到了儿时……
记得那时年纪小,还没到入学的年龄,那时的农村不像现在农业机械化,也没有农药除草,田地里有干不完的农活,爸爸上班几乎没时间,也就只有下班了才能到田地里帮忙,所以好多农活就落在了妈妈的肩上,幼小的我们也去地里帮忙,虽然累却依然开心……有一次去地里锄草,忙到很晚,夜幕降临,明月升空,不得不收工回家,看到皎洁的月亮兴奋不已,我在前面小跑,月亮朋友也紧跟着我小跑,如影子一般紧跟在后面,就这样跑跑停停,月亮朋友亦如此,幼稚的我感觉很有趣,像欢快的鸟儿飞到家。
渐渐地成长,月亮依然是我的好朋友,尤其是元宵夜的月夜更是热闹非凡,是小孩子的快乐时光,天刚黑村里的小孩手里都端着手工制作的棉花灯走出家门,三五成群漫步村庄小路,相互攀比谁的棉花灯火焰大又好看,一个个棉花灯的火焰如萤火虫般飞来飞去,时不时传来咯咯的笑声,让安静的乡村喧闹起来,多了几分色彩。忽然远处夜空出现绚丽的烟花,孩子们兴奋地大叫起来,大人们忙完也会出来观看烟花,边看边聊,直到烟花不再出现,夜也深了,互相寒暄后各自陆陆续续回家,乡村慢慢悄无声息……
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月光洒满庭院,照亮乡村的角角落落,晚饭过后,乡村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在皎洁的月光下一起玩游戏,有时也会捉迷藏,捉迷藏时都藏得又远又隐蔽,有的藏在草垛边,有的藏在屋檐下,还有藏在大树后,还有的会跑回家里再出来,找的人找累了也没有把人都找全,尽管这样却乐此不疲,当听到大人的吆喝声才恋恋不舍地各自回家……
夏夜仰望星空,月明星稀,看着月儿不由遐想,月亮里真有嫦娥姐姐吗?儿时好奇的我经常一边赏月一边回想着嫦娥奔月的故事……
儿时的月儿既温馨又可爱,儿时的月承载着我童年的满满回忆,记忆犹新,让我感觉幸福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