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尤的妈妈是个胖墩墩的妇女,有着一双劳动人民的手和白皙的皮肤。小尤看过妈妈年轻时的照片,觉得自己和妈妈长得很像,但大多数人看到她总说她和老尤长得像。嗯~大概也许如果,小尤的妈妈能苗条五十斤,群众们才能有对比的基础。
小尤的妈妈一直感叹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苗条的鲜花一朵,是体重不超过一百斤的美女,腰围只有一尺八。到怀了小尤八个月,体重也没超过110斤,平常穿的裤子还能照常扣上,但生下小尤以后,体重就像刹车坏了似的连年上升,曾经瘦长的身段一去不复返了。
作为一个曾经瘦过的人,有谁不梦想着重回当年,于是小尤孩提时见证了她妈在减肥事业上的屡败屡战和屡战屡败。她小小的心灵里留下了生孩子是会变成胖子的,而胖了以后,无论是吃减肥药还是节食都是没有用的,就算是瘦了一阵子,到最后还是会一样胖回来的印象。
等小尤长大点了以后,才渐渐认识到妈妈留给她的观念有些是错误的。生孩子会胖,是因人而异的,她同学的妈妈几乎都把身材保养得不错。而节食和吃减肥药并不是完全没用,但这得通过大量的学习和调研,不能霸王硬上弓,找到与自己身体匹配的方法,才能有所成效。
运动从未被列入小尤妈妈的减肥菜单里,当小尤开始从更多的渠道了解减肥的世界以后,她疑惑妈妈为什么不试试运动呢?小尤妈妈是这样解释的:“我每天要做这么多家务,光烧饭就要花好几个小时,这还不算运动吗?”小尤半信半疑地接受了妈妈的说辞,后来发现妈妈应该就是那一类不爱运动,又不擅长运动的群体,所以会寄希望于一些其它办法。减肥金句“管住嘴,迈开腿”,已经废了一半了,那另一半呢?
到小尤自己开始想减肥的时候,发现减肥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不是自己而是她妈。她妈作为家里的大厨和内务主管,掌握着家里菜篮子的生杀大权,她可着劲儿的给家里人安排美食,并且“明目张胆”把自己喜欢的菜列在最前面,一会儿包子馄饨,一会儿面条汤圆,每天的菜都是碳水大爆炸,小尤一边吃,一边头皮发麻,这么吃能不胖?
不仅如此,小尤妈妈的投喂还深谙了中国人“热情好客”的精髓--宁多勿少,总试图集齐七个菜好召唤神龙,哦,有时候还会超过七个,因为忘记有烧好的菜没拿出来,所以又准备了新菜。神龙召唤没成功,养猪场的事业却进行得顺风顺水、如火如荼--三个人都胖了。
一天,小尤的妈妈在饭桌上第一百零一次感叹:“我们家三个人都胃口太小了,这么些菜别人家早就一顿吃完了,在我们家要吃三顿。”
小尤忍不住说:“那你不会看人下菜啊,又不是第一天知道家里人都胃口小,还每次都准备这么多菜。”
老尤在一边听了哈哈大笑,小尤的妈妈也无话可说。但说归说,做归做,甭管吃不吃得掉,下次还是一桌子菜。小尤一直觉得她妈妈有一个南方人的出身,北方人的心,否则怎么会那么喜欢吃面食,而且豪爽地摆出满汉全席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