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关系的评估与修复》有感“父母对幼者的责任”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历史里,对于家庭脉络来说,依附关系始终是存在的,且依附关系对儿童性格、自信、价值观形成等都有深刻影响。

        而依附关系,与沟通又密不可分。

        沟通有一个从内容到历程的层次:语义、语法、语用。怎样厘清家庭中家人间的沟通姿态?特别是将“讨好型”、“指责型”、“打岔型”姿态的家人,逐渐引导和磨炼成“一致型”沟通姿态,有可能甚至是做父母的一辈子的工作。因而,耐心去厘清孩子呈现与表达的需要,在开启家人间“意义与关系的重建之旅”中,似乎尤显重要。

                                                  卫红拙笔

                                                  2020.4.3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